[语音]2017.03.13 效果《管理能量,而不是管理时间》
罗胖微信语音https://piccdn.luojilab.com/store-pc/audio/201703/1489204195861.mp3效果关键词效果。马上春天要到了,很多人计划去旅行,这些年我不断把父母送出去旅行,他们年岁大了嘛,当然只能跟团游。有一次我问他们的旅行经历发现,他们把很多地方都搞混了。后来仔细一想别说他们就是我自个儿年轻吧,回想起以前的旅行,只要是精密计划的团队旅行,不管行程安排是紧还是松,接待条件是好还是差,也都是这样过几年一回忆发现什么都不太记得。最好的旅行是什么样儿呢?哎,一群人定一个大体的目标,然后就出发,在路上根据随时的性质及时调整。那些偶发的体验奇遇才是印象最深的,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哈,做事儿,是有计划然后严密执行好嘞,还是有目标,但是根据反馈及时调整好嘞。今天您往下拖,给你看吴伯凡老师的一个精彩的回答。效果。https://piccdn.luojilab.com/store-pc/image/201703/1489321089518.jpg@426w_2e_1l_1an.src
今日微信推荐
家长们的爱与怕——送孩子进国际学校
如何拥有征服人心的好口才
那个在高铁上偶遇的绅士,我想找到你
管理能量,而不是管理时间
共计 1666 字戳此↑↑↑ 8 分钟听完4.7MB吴伯凡,著名媒体人,国内最受欢迎的财经脱口秀《冬吴相对论》主讲人,「得到」订阅专栏《伯凡·日知录》的作者。管理中怎么利用人性的本能?婴儿夜里哭闹有什么“阴谋”?为什么说养狗,其实是狗在驯化人类?……吴伯凡的野心,是用自己几十年的功力,帮你打通认知上的壁垒,把毫无关联的知识背后的深切关联一一揭示给你看。>>>戳此每天自我迭代
1管理的目标只有一个最近看到了一篇文章,说如果你每天的睡觉时间超过了4小时,你的成功机率就减少了一半。看完后觉得特别自卑,虽然觉是睡得越来越少,但一算下来还是很罪恶地一睡5、6个小时。再仔细地看了遍文章,发现这里头的观点是有问题的,而且很具有代表性。那就是,我们在提到个人管理的时候,常常把个人管理等同于时间管理和效率管理,但时间管理并不等于是个人管理。那么个人管理真正要管理的是什么呢?《哈佛商业评论》有一篇文章,叫《管理能量,而不是管理时间》。它提出疑问,比如睡觉这个事情,你是要给自己规定多长时间的睡眠时间呢?还是想通过睡眠,让自己的能量、精力、状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有的人会被各种效率手册、手账所绑架,每天把自己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但他很可能忘了管理的目的是什么。时间管理顶多能够让你避免浪费时间,但是并不能够保证你的能量处于最好的状态。管理的目的就只有一个,完成你的目标、任务,而且要尽可能优质地完成你的任务。
2 动物的能量管理(1)熊https://piccdn.luojilab.com/store-pc/image/201703/1489322983803.jpg@426w_107h_2e_1an.src.webp熊的所有生存行为,都是在能量管理。它是杂食,吃各种各样的食物,以充分地保证能量的供给。与此同时,要尽可能地节省能量,所以熊有冬眠的习惯。(2)鲨鱼https://piccdn.luojilab.com/store-pc/image/201703/1489323125718.jpg@426w_104h_2e_1an.src.webp鲨鱼这种动物应该说是一个奇迹。那么大的体量,同时又有那么大的能量消耗,居然存在了超过4亿年,成为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之一。鲨鱼的行为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尽可能地节省能量。比如说,鲨鱼在攻击大体量动物的时候,一般不会死缠烂打,往往是采取突袭的方式,咬掉猎物的某一块肉,导致其大量流血,让这个猎物在流血当中慢慢死去。猎物流血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保证鲨鱼不费力地跟踪这个猎物,因为鲨鱼是通过水里的血来辨别猎物的方向的。它会以一个很慢的速度跟着猎物,一旦猎物死掉了,它就饱餐一顿。(3)鹰https://piccdn.luojilab.com/store-pc/image/201703/1489323019970.jpg@426w_102h_2e_1an.src.webp老鹰平时总是在高空慢慢地盘旋。这个盘旋是一种滑翔状态,不消耗任何能量。它借助于热蒸汽的环流慢慢地搜寻,一旦发现猎物,几乎是以自由落体的速度下来,在保证能量的同时,也能够保证速度越来越快。在抓小鸡这样没有什么反抗能力的猎物的时候,老鹰常常是一招致命的。像捕猎羊、鹿这样的动物的时候,老鹰会一直自由落体到距离地面差不多5米的时候,再展开翅膀,抓住猎物,把利爪扎到猎物的身体里头,飞起来差不多50米的时候松开爪子,把猎物摔死,然后再带走。
为什么要这么干呢?这是因为猎物总会反抗、折腾,会消耗鹰的能量,它用这种方式保证了自己的能量的最低消耗。《菜根谭》里有一句话,“虎行似病,鹰立如睡”。为什么老虎走起路来要懒洋洋的?为什么鹰它站着的时候它是闭着眼睛的?目的无非就是一个,最大限度的节省能量。这两个自然界里头最猛的禽、最猛的兽,不是整天忙忙叨叨的,它只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3 追求效果,而不是追求效率我们在做个人管理的时候,常常是在时间上做文章,而不是在能量上做文章。在这个意义上说,上述那些动物是比人更懂得个体管理的。管理首先就是要去掉一切不创造价值的环节。有时候我们在追求效率的时候,常常忘记另外一个比效率更重要的概念,就是效果。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第一次区别了效率和效果这两个概念。他说,世界上最没有效率的事情,就是以最高的效率做没有效果的事情。我们在做个人管理的时候,一定要以效果作为目标,与此同时要管理能量,而不是时间。▽德鲁克看到了效率和效果的区别,是因为一个很小的个人经历。曾经,德鲁克在电梯里头遇见了分别四年的未婚妻,他们都在乘坐扶手电梯,只是一个在往上走,一个在往下走。两个人都非常激动,德鲁克一下电梯就赶紧换上了向上的电梯来追他的未婚妻,而他的未婚妻也马上换了向下的电梯,来追德鲁克,结果他们又一次地擦肩而过。由于沉浸在那种相逢的欢乐里头,两个人又一次地重复了前面的动作,结果在电梯上三次擦肩而过,还没有拥抱在一起。后来德鲁克终于明白了,要拥抱在一起,他必须下了电梯以后停下来。这就是效率和效果的差别。我们在做时间管理的时候,问一下自己:我现在做的是不是只是让自己在扶手电梯上多走几圈,是不是正在一个高效率的实际上低效果或无效果的状态里头呢?
此内容归罗辑思维团队出品的「得到」App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
https://piccdn.luojilab.com/store-pc/image/201611/1480313255266.png@405w_2e_1l_1an.src
官僚体系的效率常常是很高的。但为什么经常效果欠佳?因为它虽然可以锁定目标,集中力量付之行动,但是缺乏接收反馈,并及时调整的能力。大公司的行为模式通常是——“计划——执行——总结”。小团队的行为模式则是——“目标——行动——反馈——调整”。显然,后者更优。推荐↓↓↓订阅《伯凡日知录》,一起每日迭代。https://piccdn.luojilab.com/store-pc/image/201611/1479988981211.jpg@426w_173h_2e_1an.src.web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