骅仔 发表于 2017-4-17 09:54

[语音]2017.04.17 本能《随手拍解救不了被拐残疾儿童》

罗胖微信语音https://piccdn.luojilab.com/store-pc/audio/201704/1492334799405.mp3本能关键词本能,昨天我们说的大城市的社会副作用,其实还有一个。就是在大城市生活久了的人自以为道德程度比较高。但是又因为对社会不够了解,所以经常会出现常识性的误判。举个例子,就是那个随手拍解救拐卖儿童的活动。就是有人看见乞丐戴着残疾儿童在乞讨,就想当然的以为这是拐卖了,然后残害的儿童,看见就应该拍下来,报警。这是很容易唤起道德感,但是很可惜呀,她不符合事实,这么多年来一例查实的这种案件都没有。为啥呢?其实道理很简单人贩子虽然罪大恶极,但是他要追求收益最大化呀,他不会自找麻烦的去寻找乞丐这个流动性极大的渠道去买孩子。而乞丐呢 ,他要成本最小化呀,他也犯不上去犯法残害儿童。这和道德没关系,这就是趋利避害的人的本能。今天您往下拖,给你看,和菜头对这事儿的精彩分析。本能。
https://piccdn.luojilab.com/store-pc/image/201704/1492352427781.jpg@426w_2e_1l_1an.src
今日微信推荐
如何在最新的行业里找到自己的新机会
没有漂亮的书签,怎敢自称“爱书之人”
想要培养一个“别人家”的孩子,首先要当一个“别人家”的父母
共计 1779 字 | 建议阅读时间 4 分钟“据我所知,目前为止没有一例查证属实的将儿童人为致残后逼迫乞讨的案件。”
——公安部原打拐办主任 陈士渠
1如果有人告诉你说,某人被陌生美女灌醉,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满是冰块的浴缸里,发现自己的一个肾已经不翼而飞,腰上只留下一道长长的刀口。我想你多半不会相信,因为这听起来就是个都市传说。认为街上的乞讨儿童是被拐卖而来,甚至认为其中的那些残疾儿童是被灭绝人性的人贩致残,以此作为乞讨集团的牟利工具,这同样是一个都市传说。但是,这个都市传说的生命力就要比“活体取肾”强大得多。那么多年过去了,网友一次次在街头拍照,一次次呼叫警方介入,然而,传说中被人贩拐卖致残、流落街头、为丐帮赚钱的孩子,却从未出现过。每一次警方兴师动众地派人排查,劳民伤财地进行DNA比对,结果都不能证明存在拐卖。事实让“爱心人士们”难于接受:许多孩子是由生身父母带出来乞讨的,因为这样赚钱效率要更高一些,人们总是对儿童抱有更多的同情心。同样的,那些乞讨的残疾人,也并非地下恶势力所为,他们各有各的伤残原因,人们也总是对残疾人抱有更多的同情心。
2在很久之前,随手拍行动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写过一篇长文,从利益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拐卖儿童,然后人为致残,最后用于乞讨,是一件很难想象的事情。对于人贩来说,因为他们要逐利,所以会追求以最快的速度达成交易,而不是一一挑选买家,最后选择职业乞丐。而对于乞丐而言,一个刚刚人为致残的孩子,意味着一系列风险和麻烦。在用孩子盈利之前,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治疗、培育,这都是投入。远不如去找一个生活无着,或者丧失希望的残疾人合作更为简单,他们起码能够照顾好自己。▽许多网友和我激辩,无非是因为他们和真正的社会生活太过隔膜。想不明白为什么亲生父母会带着孩子乞讨,那是因为不知道贫穷是什么,也不理解一旦有办法轻松地创收,人会多么难以离开这种生活方式。想不明白为什么职业乞丐不需要人为致残被拐儿童,那是因为没有做一点分析工作。中国有多少残障人士、他们以何为生、生活水平如何,这些都是公开资料里可以查询得到的东西。
3即便如此,在最新一轮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的热潮里,人们又故态复萌。甚至还有人信誓旦旦地翻阅明史,找出了所谓“生采割折”的记录作为佐证,证明人贩和职业乞丐拐卖小孩然后人为加以摧残,是一直都存在的社会现状。看起来哪怕迄今为止没有一例实证,也并不会影响这种网上抽风一轮又一轮持续下去。▽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分析一下这种歇斯底里背后的心理模式。对拐卖儿童的关注,源于深植内心的恐惧。任何为人父母的人,都对人贩的威胁表示深恶痛绝的同时,放大了拐卖人口潜在的威胁程度。所以,他们对一切可能涉及儿童贩卖的消息,无论真假都非常在意。这种在意背后,就是对于失去自己孩子的深深恐惧。于是,强烈的情绪构成了随手拍心理模式的第一个环节。在另外一头,是网络世界里的赞美、鼓励和关注。无论什么时候,任何网友只要随手拍一张照片,然后加一段描述性的话,陈述自己对于某个乞讨儿童身份的怀疑,他就天然地获得了道德高位,可以用这条消息催逼名人、明星和网红转发,否则就是冷血和无情。然后,在名人、明星的扩散下,更多网友卷入进来,最后警方不得不出动,真的去做调查。一个普通人是很难拒绝这种诱惑的:只是手机拍一张照片,就可以获得如此之多的赞扬,进而感到自己获得了巨大的力量,以至于可以指挥从网友、名人、明星乃至警方的行为。▽这样,随手拍心理模式的奖励机制形成了——一头是因恐惧感而产生过度关切,造成不假思索地接受“生采割折”的新版都市传说;另一头是来自网络和公众的明确奖励机制。中间只有一个扳机,只要抠下就可以击发,那就是一次触发事件:比如一次公车上的偶遇、一次街头的驻足,甚至只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于是,某个乞丐和那个乞丐的家人就会倒霉了——警察会前来盘问,做DNA检测对比,他们的照片会贴满整个网络,直到所有亲友知道他们在乞讨为止。
4即便每一次都证明不是拐卖,随手拍的参与者却没有任何惩罚。相反的,他们的行为被赞美为义举,被肯定是出自良善的目的。那么,乞丐的尊严和权利呢?我觉得参加随手拍的网友应该保持起码的诚实,比如说可以大声告诉世人:乞丐没有尊严和权利,怎么弄他们都不会有错。甚至可以再直接一点:乞丐一没钱、二没势,弄了又怎么样呢?这样的话,当参与随手拍的人,被这个社会上更有钱、更有势的人随便弄的时候,我觉得会更有观赏性一些。禅定时刻:疯了的一群狼,要比疯了的一头狼可怕得多。
https://piccdn.luojilab.com/store-pc/image/201701/1484550524600.png@426w_142h_2e_1an.src.webp此内容归罗辑思维团队出品的「得到」App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https://piccdn.luojilab.com/store-pc/image/201611/1480313255266.png@405w_2e_1l_1an.src
在现代社会,实现正义的途径变得弯弯曲曲。直接行善,往往适得其反。各行其是,反而能得到市场“无形之手”的祝福。比如“熄灯一小时”活动——不仅没有节能,而且对发电厂的设备有极大危害。所以,区分以下两者——1.有价值的事。2.实际上并无价值,但可以聊以自慰的事。需要智慧和坦诚。https://piccdn.luojilab.com/store-pc/image/201704/1491821674581.jpg@360w_120h_2e_1an.src.web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语音]2017.04.17 本能《随手拍解救不了被拐残疾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