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小豆 发表于 2016-4-21 10:41

中奖一个亿,怎么拿最开心?

先想象一个情景:你今天要买白菜,走到楼下发现白菜10块钱一斤,刚准备掏钱,旁边的大妈跟你说,那边有家店,白菜只卖五块钱,不远,也就一公里!五块跟十块,差一倍,没急事的话估计你就去了。但是换一种情况我再问你,你要买一台电视,发现楼下卖1万块钱,这时候朋友又告诉你,一公里以外有个店卖9995,你会去吗?你肯定说,算了吧,不差那五块钱。可同样是五块钱,同样是一公里,为什么买白菜愿意跑,买电视就不愿意了呢?其实我们人类有很多看似合理但是却解释不通的奇怪的行为。

第一个,如果你中了一个亿的彩票,一定开心幸福的要死,但是你会发现,这种幸福感很快就会消失,生活也并没有什么不一样。有了一个亿,为什么没有感到更幸福呢?书里说,是因为人的适应能力太强了,即使是幸福也会很快变成平静。换成痛苦也一样。如果让你想象自己好端端的,突然腿断了,残疾了,你肯定觉得自己会生不如死,陷入深深的痛苦里不能自拔。但事实是,你很快也会适应这种痛苦,你对幸福的感知也很快会恢复到和正常人相当的水平。也就是说,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时间一长,我们就都感受不到了。

那这一点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就是把幸福的事分开做,不容易丢失幸福感;把痛苦的事一口气做完,感受到的痛苦就会没那么明显。比如中了一个亿彩票的话,分五次取完,就有五次幸福可以消耗;但是如果要打扫房间,那就一次性解决吧,不要做一会休息一会。书里还提到了一个实验证明这个方法的正确性。实验请来了两组人体验同一种按摩椅,第一组连续体验20分钟结束;第二组体验8分钟之后休息4分钟,再体验8分钟,总时长也是20分钟,按摩时间实际上是少了4分钟。但是结果显示,第二组的人更愿意花钱再买一次同样的服务,也就是说,他们的幸福感更强烈。这就证明,把美好的事中断,确实能增强幸福感。

第二个,人会有时候有同情心,有时候又没有同情心了。比如说,报纸上经常会报道,非洲哪个国家闹饥荒,死了几万人,看到这个,很少有人会主动去捐款救助。可是如果你听到身边的朋友说,我认识一个人,是单亲妈妈,女儿在上小学,特别可爱,可是最近得了病,急需10万块钱,大家帮忙捐一点吧。你肯定愿意慷慨解囊。从逻辑上讲,一个人的生命是抵不过几万人的,可我们就是对大规模受伤群体的同情心更少。这本书分析了两点原因。第一个是杯水车薪效应,就是觉得面对几万人,我这点绵薄之力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倒不如不管了,可是小女孩不一样,我至少可以管她一顿饭。还有一个叫可识别效应。几万人饿死的画面我没见过,也想象不到,但是一个小女孩受冻、挨饿、被病痛折磨,眼巴巴地望着我的画面,真的很让人心疼。

所以你看,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有很多,通过一两个理论来判断人类的行为是不是正常显然是不合理的,你需要了解的,是人类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奖一个亿,怎么拿最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