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小豆 发表于 2016-5-10 10:42

创业的底线

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事实都是这样的:要么每天都在企图说服别人,要么就是正在被别人企图说服。既然如此,在创业如此重要的时刻,相互之间的博弈就太自然不过了。重点是,博弈无法消除,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呢?
简单来说,就是需要创业者正确设置自己的创业底线,毫无底线的创业,注定是不会长久的。
何为底线?
创业和打工不同,往往大家都是企业规则的制定者,很多时候除了自律基本不受外界约束,所以我们做决定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和随意性。也不乏这样的创业者,本身就是为了自由,为了不受约束才走上创业这条路的。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你的权利这么大,你这么自由,如何才能把握好做人做事的底线呢?
第一:在企业决策中创始人要做到自省、自律。
在这里,你最大,如果你做不到自省自律,那么朝令夕改的事儿就会经常发生,这样的创业者比比皆是,做什么都是一拍脑袋就来,而且还很健忘,不讲理,装傻,一副爷的地盘,偶想咋地就咋地,管尔等屁事儿的架势。这样的企业决策者,相信是人才都会躲得远远的。
第二:团队协作要讲究互补互信,用人不疑。
在创业团队中,既然有各种“O”的存在 ,无论是合伙人还是职业经理人,都要做到互补互信,用人不疑,否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内部掣肘,效率低下,团队毫无凝聚力。
很多时候,企业创始人喜欢把自己定义为全能专家,在合伙人和职业经理人面前,不懂也要装的很有面子。时不时提点你一下,对对方的方案和决策品头论足,硬生生把一个合伙人(职业经理人)定位成了一个自己的高级助理,既然自己能力这么强自己亲自上啊,何必花那么大的代价找合伙人(职业经理人)呢?其实说到底,就是不信任。没有信任做前提,再有能力的人在你面前都不会有什么话语权,你期望他来拯救你的企业,做梦!
作为创业者,你可以选择宁缺毋滥,孤军奋战不要合伙人,但既然选择了合伙创业,就必须做到用人不疑。至于如何避免所托非人,我们在以后的篇章里再和大家交流,在此就先不展开了。
第三:创始人要大度,要有雅量。
古代每朝每代的开国皇帝,无论出身于市井,还是出身于草莽,还是出身于一方诸侯。虽然出身相差悬殊,但都具有识人用人之才,还具备容人的雅量。创业靠的不是钱,靠的是众人拾材火焰高。心胸开阔能大气容人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和你一起风雨同舟。
有些创业者喜欢用道德绑架来约束自己的合伙人和员工,嘴上大谈特谈的永远都是大家是否对他忠诚。从来不看大家对企业的付出,其实,无论是合伙人还是员工从和你合作的那天起,彼此之间就是一种平等的契约关系。无论陪伴你走过一年还是十年,你都应该感恩对方在陪伴你的过程中对你毫无保留的支持和付出。感恩永远都是一个企业创始人最优秀的品质,如果说,你的合伙人或者员工决定离开你时,是因为个人发展需要,倒不如说,是你们之间契约关系的公平性被你打破了,有些创始人在合伙人决定离开时想尽一切办法把对方的股份免费弄到手,看似自己聪明绝顶,其实他已经把创业者最优秀的品质全都丢了。一个心胸狭窄,违背契约精神的创始人,企业会有真正的前途可言吗?即将离开或者已经离开的人,因此会更加认定,离开是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第四,合作要互惠互利,不能断了人家的活路也不能不给自己留口气。
创业者都做过资源整合的事儿,大家都希望强强联合,但很多时候遇到比自己财力雄厚的,名气比自己大的伙伴,自己总觉得底气不足。以至于为了促成合作,在合作谈判时屡失底线。
有一个创友最近在和一家企业谈战略合作,由对方来负责项目中的一个模块开发,对方早先表态需要这位创友拿出25%的股份来置换对方的技术入股。但没过几天,对方变卦了,重新提出的条件是股权升至50%,开发周期要两年以上。
不难看出,一个技术入股就要这么高的股份,而且说变就变,说好听点是对方想通过技术入股并购你,说难听点,对方是不给你留活路,无论是否考虑新的合伙人加入,如此的股权结构注定是玩不起来的。何况,现在的创业环境需要你在快速迭代中寻求生存和发展的机会,而对方只是其中一个模块的开发就需要两年以上的周期,整个项目的开发周期不得三年五年?试问,这样的创业和过家家有什么区别呢?
更让我出乎意料的是,这样的条件,这位创友也是可以接受的……
第五,创始人大多都是自信爆棚的人,反过来有时就是极端自负的人。这种自负会迷失创业者的心智,听不进好的建议,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分不清身边的贵人。
近几年很多创业社群都在搞私董会,目的是好的,希望大家互帮互助,群策群力。然而几轮下来,大家基本都不怎么说话了,要说也是无关痛痒的附和之声。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名义上让大家拍砖,实际上是希望听到赞美之词。如果恰巧有个愣头青不明事由的上来就是一顿板砖拍下。势必惹得项目创始人的激烈辩驳。把一个好端端的求表扬大会搞成了辩论会,不欢而散是肯定的,说实话得罪人是一定的,七搞八搞,很多私董会也就不了了之,办不下去了。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创业者自己没能设置好自信的底线,所以就直接成了自负的代言人了。
作为企业创始人,要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要学会自我总结和反思,要对敢于和自己说真话的人示好,这样,你才能从中受益,从而让自己更加强大,用脚丫子想想你也应该知道,人家和你没有半毛钱利益关系,说那么多你不爱听的话何苦呢?说句好听的话还不容易,在当今的社会,你听的还不够多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创业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