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27|回复: 0

[语音]2016.11.20 控制《孩子需要“被看见”,不是“被赞美...

[复制链接]

管理员

发表于 2016-11-20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语音]2016.11.20 控制《孩子需要“被看见”,不是“被赞美”
罗胖微信语音
控制
关键词控制。最近我们一位新同事,他负责得到app里的某个订阅专栏,连续出现错别字问题。这在我们公司算是个挺严重的责任心事故啊。那如果你是那位新同事会怎么办呢?各种紧张,保证下次绝不再犯,哎,人家没有,他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整理出了每期内容上线前的检查清单,有几十项可不仅仅是错别字啊,然后分享给了所有的同事。那没说的呀,这张清单马上成为所有人的工作规范,哎,从这件事儿你看出什么没有啊,第一在新型公司中,每个人最该做的不是达到已经制定好的标准,而是创造性地展示自己的价值。那第二呢,管理这件事儿再也不是自上而下的,每个人都可以制定规则,然后反过来影响上上下下的所有人。从控制到协作,这是我们这代人最重要的思维方式转换。
今天您往下拖,给你看这个思维在家庭中的运用。控制。

今日微信推荐
这么久,你们都错怪经济学了
赞美  害怕失败  不评价
打击自尊  话题终结者  下结论
训诫  拒绝沟通  描述经验
共计 1405 字 | 建议阅读时间 3 分钟

1经常被赞美的孩子更担心失败
儿童教养的研究发现,“赞美”孩子并不总是有好处。
有研究者让不同的儿童解数学题。解完一组简单题目后,研究者给了每人一句反馈。对一些孩子赞美他们的智力:“哇,你太聪明了!”而对另一些孩子指出他们的努力:“你刚才很用功。”然后,研究者给孩子们更困难的一组题目。
因为聪明而受到赞美的孩子会更担心失败,他们倾向于完成难度较低的任务,遇到困难更难坚持,易焦躁,甚至表现出自尊水平的下降——赞美他的天赋,居然会打击自尊。
乍一听这与我们的直觉相反。但细细一想,又很符合我们的经验。
虽然赞美让人舒服,但它仍然是一种评价。它把人捧到极高处之后下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很可怕。当我们受到赞美之后,我们常常害怕自己配不上这种赞美,会为此平添不少压力。出于压力,我们会更愿意重复相同的工作:既然我这样做了就是好的,为什么还要冒险去尝试更多的可能呢?
更严重的情况下,我们干脆什么都不做。“你们都夸我文章写得好,但我也不知道是如何好法?我怕再写下去就会露怯。”我们用放弃来回应赞美。
如果对一个小孩说:“哇,你这幅画太美了!”或者夸一个孩子下棋赢了:“你是小棋王!”他会很开心。但再让他画一幅或下一局,他可能就会踌躇。

2赞美比批评更坏

生活中,人们一开口总是忍不住评价。用“不评价”的方式讲话,似乎不太容易。
评价接近于一种定义性的表达。对于它,你只有接受或者不接受,但很难有更多延展性的探讨。如果是现实的交流,很可能造成冷场:你都已经下结论了,我们还说什么呢?
从这个角度讲,赞美甚至比批评更容易终止一个话题。
批评好歹还可以反驳:你说我不好,我不同意。但是赞美怎么办呢?反驳也不妥,但承接下去又没有再讨论的余地。大家聊得好好的,我突然来一句:“我觉得大家都很好,很好,很好。”这会让场面的气氛暴冷。要继续聊,只有忽略这句话。

3学会“不评价的交流”
不评价的交流方式只关注具体发生了什么,而不是进行抽象的判断、定义以及对人的褒贬。
一个不评价的老师,会这样问学生:“你最近常常不做作业,发生了什么呢?”
而一个评价性的老师则会说:“你最近怎么老不做作业?”
前者是在关心一桩事件的发展过程,而后者就只是在训诫。
后面这种情况下,老师根本不在意理由。他只关心对学生的定性,而这件事他已经做到了,“承认吧!你就是个差学生。”仿佛是这样的潜台词。可以嗅到明显的拒绝气味。如果你是这个孩子,只要低头认罪就好了,什么都不用多说。
通过前一种表达方式,我们则会更接近事件的真相。也许这个学生遇到了一些麻烦,也许他最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或者他在用这种行为传达某种态度,或者还有其它的什么可能。
当我们采用一种非评价的立场时,就等于为这些信息的流通创造了空间:“说吧,让我看到它,我对你经历的这些事感到好奇。”你无须辩解,只需要单纯地描述你的经验就好,这就是我们此刻关注的。

4孩子需要的只是“被看见”
通过不带有评价的交流,我们在做一件事:描述经验本身。经验的描述看上去最简单,但往往也最有力量。对于事物的认知和相互确认,远远比哪怕挖空心思给出的“赞美”更能表达出重视。
对画画的孩子说:“这是你画的山,这是河水,啊,河水里有一只船,船上这个人是在钓鱼吗?哈,你还给他画了帽子!嗯,你在这边画了一个太阳,这边画了一个月亮,那是白天还是晚上呢?”
——你注意的是具体的过程。这些话里没有褒贬,但他们会感到自己做事被看见了。他们会乐于跟你讨论,也会更有兴趣继续做下去。

本文由作者 李松蔚 授权罗辑思维发布。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妈呀我呀”(momself)。
推荐关注这个有点儿酷的亲子女性自媒体。



人的关系无非是两种——
“协作”和“控制”。
在中国的家庭关系中,控制是主流,协作几乎看不到。
“控制”出场的方式有很多种。
批评、赞美、“我都是为你好”、“你是妈妈的全部”。
以上都是。
另一位心理学家武志红称之为,共生绞杀。
“协作”出场的方式只有一种——
我关注到了你做的,我参与其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皖ICP备15008148号-3 )

GMT+8, 2024-4-26 14:16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