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82|回复: 0

[语音]2016.12.14 帮忙《来给知识定个价》

[复制链接]

管理员

发表于 2016-12-14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罗胖微信语音
帮忙
关键词帮忙。今天求大伙帮个忙,事情是这样的啊,马伯庸就是江湖人称马亲王的那位大神最近写了一篇三万多字的神作。我们看了之后拍案叫绝,文笔好故事好用意深一篇文章算是把中国社会的互动模式,彻底讲清楚了。我们一激动花十万块钱,把它的版权给买了。那买了干啥呢?讨好用户嘛,你要是答应帮我们一个忙,帮我们家的大宝贝儿得到app推荐给朋友,那这篇文章就送给你啦。这就是个君子协定啊,我们先干为敬。您那也不用着急,心里惦记着这个事儿就行,您只要签个名儿我就相信你一定会推荐。那如果这次活动效果好我们以后就打算这么干了。与其花钱打广告,还不如花大价钱买好的内容送给用户,求谁都不如求自己儿的亲用户,多谢多谢。
今天您往下拖,给你看撮合这件事的和菜头是怎么说。帮忙。

今日微信推荐

马伯庸 《显微镜下的大明》
好的文章,给有能力的人去阅读品鉴
没有人会在菜场卖珠宝黄金

共计 2253 字 | 建议阅读时间 4 分钟


马伯庸,内蒙古人,中国互联网“赤峰三杰”之一,另外两位是演员王珞丹和网红孔二狗。
他在施耐德电气工作期间,利用业余时间上网写作,深受网络知识阶层推崇。尤其喜欢历史题材,著有《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古董局中局》、《长安十二时辰》等作品,因此被人们尊称为“马亲王”。
去年,马亲王从施耐德辞职,终于过上了他想要的读书写作生活。

1、 一篇神文的诞生
在乱翻书的过程中,一件发生在明朝万历年间的小事引起了他的注意:
徽州的一名小吏在当地的税粮账册里发现了一处疑点,从此引发了一系列官场动荡和民间变乱,最终甚至牵涉到了当朝首辅张居正。
马伯庸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段史料的珍贵价值,一开始他只是纯粹的好奇,但随即一发而不可收,彻底沉浸其中,被这一段历史和历史中小人物的命运深深吸引。
他耗费大量时间检索相关文献,终于理清了事件的前因后果、相关人等的命运起伏,最后写下了一篇长达3万多字的长文:《显微镜下的大明政治生态——大明万历初年的徽州丝绢案纷争》。

2 、每读一遍,你都会有新收获
这篇文章我前后读过三遍,每次都在不知不觉中就已通读全文。这固然有马伯庸生花妙笔的原因在,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每读一次都能给人带来新的思考。
读第一遍的时候,我惊叹于中国社会权力体系运行的复杂程度:
明帝国通过各级官员构成的政府管理国家,官员依靠具有专业能力的吏来具体实施管理,吏和地方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又是官家和民间的润滑剂,而地方上则是乡绅实施某种自治。
当地方上出现矛盾,乡人请求乡绅出面解决,乡绅找到吏,通过法典和成规寻求支持,逐层向上陈情。地方政府下达裁决,如果并不让人满意,地方则用民变作为反制,要求收回成命。
在这个博弈过程中一旦情况失控,中央政府就不得不介入,最后寻求一个折衷方案安抚各方,并作为成例执行。
在各方都勉强满意之后,当初提出问题的人被视为一切的肇因,哪怕他为地方上争取了利益,也会被坚决地牺牲掉,作为无端生事的惩罚。如此,各方才最终再次取得平衡。
读第二遍的时候,我再一次从徽州丝绢案纷争中看到了一个事实:所有纷争都是利益之争,而权力的用处就在于解决利益分配问题。所以,在历史进程中的个人成败,取决于最初选择了哪一个利益方。
徽州小吏提出问题的时候,作为个人他已经做出了选择。他选择站在本地利益一方,所以,他就要面临地方上其他各方势力的围剿,甚至性命都要遭受威胁。
最终拯救他的并非是道义上的力量,或者是地方上的支持,而是当初他的选择暗合了首辅张居正的施政纲领,于是,他得到了来自中央政府的支持。
可是,中央政府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地方政府去执行,于是大脑和手足之间最后总能协调一致。所以,他的命运就总是起起伏伏,一会儿被捧上云霄,一会儿被投入深渊,除了第一次之外,总是不能由得自己选择。
读到最后一遍,我深深感慨一点:在这个时代里,太多人喜欢提出大而不当的问题,也有太多人试图为所有人给出普遍真理。反而是马伯庸这样的人极为珍稀
他们能够从一个极小的问题入手,钻研得极为透彻,反而能看清楚更多的世情世事。他们并不试图给出什么结论,也不试图给出任何建议和指导,但读者却因此得以更加深刻地认识社会。
我们从明朝徽州丝绢案纷争里看到的中国社会运行规律,难道在今天就没有值得借鉴和思考的地方了吗?

3 、好的内容,给有眼光的人品鉴
我问马伯庸,这篇文章他打算怎么处理?他说:“写完以后就一直放在网上连载,谁愿意看就看呗。这东西就三万多字,出书太短,专栏太长,也没地方搁。”听完这话,我勃然大怒,要他立即在全网删除所有文档。道理非常简单:没有人会在菜场卖珠宝黄金。
把文章放在网上让所有人都可以看,意思是让大众来做选择和评判。但是,并非世间所有的事情都应该交给大众来做评判。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大众并不具备判断价值的能力。
如果把这个权利交给大众:
那么毕加索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因为他的画没有杨柳青的年画好看,他画作中的人物根本就画得不像;
《理想国》也根本不能出版,因为它的文笔远远不如《小时代》,它甚至都算不上个故事;
如果大学的研究项目是用民选方式决定,那么论文会变成清一色的《论长腿欧巴的七个魅力》或者《明星离婚学》。
学人经年累月地研究,试图弄明白一个问题。这样的努力和付出,如果还需要同八卦新闻和网文段子同场竞技,以此换来几个点击,那简直可以说是对学问的羞辱了。
所以,应该把《显微镜下的大明政治生态——大明万历初年的徽州丝绢案纷争》这样的文章交给有能力判断价值的人去判断,发布给有能力欣赏的人去阅读,这才是对知识的尊重。

4给知识定个价
不止于此,还应该给优秀的文章定一个合适的价格。如果说大众无法从内容上判断一篇文章的价值的话,那么现在他们起码可以从价格上做出自己的判断,用价值获得对知识价值最直观的认识。
想让人轻视的最好办法,就是免费地给与。
所以,我把《显微镜下的大明政治生态——大明万历初年的徽州丝绢案纷争》推荐给了罗辑思维,请罗振宇和脱不花仔细通读一遍。他们读完之后大喜过望,当场决定花10万块钱买下这篇文章,准备把它提供给罗辑思维的读者品鉴,希望会有10万人能够阅读。
同时,马伯庸也和罗辑思维达成共识,会把这笔钱转赠给文章涉及到的四位论文作者。在他们看来,正是因为有这些学人的坚守与付出,才使得知识薪火相传,文明不绝如缕。
微信公众号推出阅读数统计之后,只显示到十万。阅读量高于十万次的文章,不会显示具体数值,只会写上10万+的字样。因此,10万+就成为无数写作者所追求的目标。
现在,我准备再转给马伯庸一块钱。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了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10万+文章。

本文版权归 罗辑思维 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合作请联系:dushuren@luojilab.com



今天我们来做一笔交易,如何?
1. 我们花10万块买下了马伯庸的《显微镜下的大明》这篇神作,免费请您读。
2. 您答应帮我们一个忙:把「得到」APP推广给5位朋友。
3. 雄文您先拿走,推荐不必着急。我先干为敬,您记着就好。
4. 附带了一个小小玩笑:“仗义证”。可供分享朋友圈。
5. 那10万元已经转赠给知识的原创者。

通过这次交易,我就想证明一件事——
不只是大胸妹子和搞笑段子才能创造流量。
有价值的东西同样也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皖ICP备15008148号-3 )

GMT+8, 2024-4-16 17:14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