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03|回复: 1

2017.03.08 发刊词:本来面目

[复制链接]

管理员

发表于 2017-3-27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刊词:本来面目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罗辑思维的视频节目我们办了四年,从今天开始,我停掉了所有平台的节目,回到自己的阵地「得到」App,有点回家的感觉哈。

每周一到周五,每天早上六点半,我会在这里跟你分享自己最近的学习心得。这个节目仍然是免费的。但是,只为「得到」App里的付费用户服务。哪怕您在这里只花过一毛钱,也是我们尊贵的付费用户。这个逻辑有点像酒店,对住店客人提供免费的自助早餐和游泳池。

您可能会问,除了从周播改成了小日播(就是从周一到周五),从视频变成了音频,从全平台分发到只有在这里才能看到,除了这些,跟原来的罗辑思维视频节目有什么不一样?

我觉得关键是心态,我自己的心态。

第一年做罗辑思维视频节目的时候,我的心态很简单,就是把自己的学习心得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有的是故事,可供你说给别人听,成为谈资;有的是想法,可以供你在自己想事情的时候做参考。所以老用户应该都还记得,第一季视频中有一个小片花。我在里面说,古时候有的人明明自己也有一双眼,但是偏偏要雇人给自己读书,从今天开始,罗胖就是您身边的读书人。这是对我做这个节目的初衷的最精准的表达。

但是后来这个小片花拿掉了。为啥?因为节目越做越长,越做越重,用户越来越多,我也越来越把它经营成了一个专题讲座,而不再是简单的我为大家读书。最早的节目一期只有十几分钟,而到了后期,有的节目甚至长达一个多小时。

我虽然从来不相信什么坚持初心,我相信变化的力量。但是罗辑思维节目的这个变化,还是让我越来越不舒服。原本要做的是一个轻灵的东西,自己学习,然后把心得分享出来,就这么简单啊。就像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彭特兰说的,最有创新能力的那些人,在知识的溪流中自由漫步,每获得一个新观念,就把它置入这条溪流中,与其他人交融、碰撞、验证、证伪、生发出新观念。他们不是专家,但也不浅尝辄止,而是追逐知识、观念、思想、技能的跨领域碰撞的化学反应,不能自已。

我想做的就是这样的人啊。这个感觉很难形容,打个比方,就像是原来只是一条小金鱼,一边自己自由自在,一边还有一点观赏价值。结果,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自己不自觉地越长越大,四年过去了,从小金鱼,变成了大鲸鱼。

这次让我下决心回归「得到」App,有两个机缘触发了它。

第一件事,是李翔,就是《李翔商业内参》的那个李翔。他告诉我的管理学界的一个故事。

1994 年,39 岁的咨询顾问吉姆·柯林斯出版了一本书:《基业长青》。吉姆·柯林斯也被抬上管理学大师的位置。有一天,彼得·德鲁克把他叫去聊天。

彼得·德鲁克是谁呢?管理学这门学科可以说就是这个人创办的。德鲁克当时已经 85 岁,在美国商业界享有神一般的地位。

你可以想象一下吉姆·柯林斯当时的心情。这就好像大一新生在上物理课,突然看到牛顿和爱因斯坦推开门走进来。

见面聊天过程中,彼得·德鲁克的几句话,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当时,吉姆·柯林斯也想跟其他人一样,赶个时髦,创办一家自己的咨询公司,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基业长青”。德鲁克就问他:“你为什么要创办这样一家公司呢?是什么驱使你这么做的?”

吉姆·柯林斯说:“好奇心,以及其他人都是这么干的。”

然后,大师问他:“你是想提出有深远影响的观念呢?还是想建立一家长久发展的组织?”

吉姆·柯林斯说:“我当然想跟您一样,提出有长远影响的思想啊。”

德鲁克说:“那你就不应该去开公司。因为一旦你开了一家公司,你就开始饲养那头野兽。如果你总是想着怎样才能喂饱这头野兽,就顾不上去想如何产生好的想法,结果是你的影响力就会下降,即便你在商业上获得了成功。真正的考验,在于对错误的机会说不。”

李翔跟我说这个故事的时候,说到“你就开始饲养那头野兽”这个词的时候,我就觉得好像被电打着了一样。

对啊,我们做很多事,做着做着觉得别扭了。也许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而是你做的事变成了另外一个生命,它活过来了呀。你就算是它的“亲生父母”,它也不会听你的话。它有自己的意志,它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在某种意义上,你已经成了它的奴隶。

想到这里,我知道,我该勇敢地动手清一清存量了,我不要亲手喂养出一只野兽。我要一个急转身,回到原来出发的地方。这是一件事。

促使我回归「得到」App的另一件事,是有一天遇到了一个用户。见面嘛,人家很有素质地夸我,说你的节目讲得真好啊。不过话锋一转说,哎就是我记性差,记不住。听完了跟没听一样。

我心里一沉。知道坏事了。

我马上想起了上个世纪美国营销界的一句名言,说用户需要的并不是一台钻孔机,他需要的只是墙上有几个孔。这句话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揭示了商业演化的一个趋势。就是从产品到服务。之所以你现在卖的还是产品,只是因为这个产品背后的服务眼下还不成熟,是一个暂时的权宜之计。等时候一到,产品就会变成服务。你比如说就在我们眼前发生的。原来大家都要买车,现在滴滴出行,Uber这样的服务出现了。产品变成了服务,买车的必要性下降了。还有原来大家要买自行车,但是就在过去几个月里,到处都是摩拜单车、ofo单车,产品又变成了服务。

这个理论我知道啊。可是过去四年我做罗辑思维视频节目,它越来越像产品,而不再是服务。我注重题目的选择,素材的趣味,结论的颠覆,论证的严谨。本来卖的就是一根擀面杖,当眼里只有产品没有服务的时候,我就会自以为有工匠精神,拿起来玩命地在上面雕刻花纹,最后花纹是挺漂亮的,但是它再也不是一根好用的擀面杖了。

就像那位用户说的,你题目很大,口才很好,听起来很有道理的样子,但是如果长到了重到了大家听完啥也记不住的程度,那服务的初衷不就完蛋了吗?

就像京剧行当里,小生的地位非常尴尬。它特别难唱,从产品角度来看,是伟大的高难度的。但是另一方面呢,爱听的人相对比较少。所以从需求的角度看,从服务的角度看,它是失败的。

大家需要的知识服务,其实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些谈资,一些观察问题的角度而已。我这不是自贬身价,事实上就是这么回事。碎片化的知识也是一个市场。我说一个事一个观点,我嘴里说出来是这个目的,但是听在你的耳朵里,有的就忘了。如果有一字入心,那是因为你自己有目标,这个事这个道理,是和你正在思考的事有了契合。你可能把它写到了一篇立意完全不同的文章里;可能做到了一个项目的PPT里,说给用户听;可能多年后你记起来,用来说服一个朋友。

我卖的就是一根擀面杖,至于怎么用,我完全无法预期。你可能拿起来给孩子包了一顿饺子表达爱心,也没准抄起来打了一次架呢。我没法预期,也不必干涉。

市场就是这样。我们交换的是同一个事物,但是各自拿去实现的是自己的目的。

回到知识服务,我应该提供的,是大家好用,也便于用的服务,而不是任何我自己自鸣得意的产品。

所以,我才决定把一个周播的视频节目,变成每天8分钟以内,一周五天的音频节目。

我自己每天看书,看文章,和人交流,总会有些心得。如果您爱听,我就在这里分享给你。就好像你办公室里一个爱侃大山的同事,在茶水间偶然相逢,能跟你说点有趣的事。长期就能嵌入到你的生活流之中。我们在各自思考、各自奋斗的路上,也算是有个伴吧。这就是这个节目的本来面目。

“本来面目”这个词是有典故的。话说唐朝的和尚慧能,禅宗的六祖,有一次遇到慧明和尚。慧明要他讲讲佛法。慧能说,一念不生的境界,就是你的本来面目。

回到我们今天的话题,我自己回归「得到」这个主战场,为自己的用户服务,和大家一起终身学习,其他的念头都放下。这种一念不生的境界,就是这个节目的本来面目。

如果您订阅了《李翔商业内参》,关于德鲁克和吉姆·柯林斯的故事,在里面有。您可以做个笔记,没准哪天就用上了。

今天的节目就这样,明天咱们正式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螺丝

发表于 2017-5-7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新的开始而有我的一个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皖ICP备15008148号-3 )

GMT+8, 2024-4-25 21:44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