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81|回复: 1

2017.04.20 单边自由贸易

[复制链接]

管理员

发表于 2017-4-20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单边自由贸易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今天我们聊一个有点陌生的词,叫“单边自由贸易”,什么意思呢?

自由贸易大家都知道,如果是一组国家互相降低关税,让贸易进行得更自由,叫“多边自由贸易”。比如WTO,就是这样的多边自由贸易组织。如果是两个国家,互相降低关税,这叫“双边自由贸易”。

顾名思义,“单边自由贸易”就是一个国家单方向地降低或者干脆免收外贸关税。说白了,我跟谁做生意,谁收我的关税,我不管,但是我不收你的关税。你说,世界上还有这么傻的国家,这不是明摆着吃亏吗?

对,真有这样的国家,19世纪后半叶的英国就是这样。

19世纪的英国,是世界第一强国,所谓“维多利亚时代”,所谓“日不落帝国”,指的都是那个时代的英国。那英国是不是因为国力强盛,所以才摆出江湖老大的姿势,要照顾其他小弟,才不收大家的关税呢?

当然不是,英国之所以强,就是因为精于市场和贸易,他才不会做亏本买卖呢。那这背后藏着什么样的玄机呢?今天我们就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一件看起来吃亏的政策,恰恰变成了英国国力强盛的原因。

其实,主张自由贸易的思路很早就有人提出来,其中最著名的是经济学的鼻祖英国人亚当·斯密。他的《国富论》发表在1776年,其中对自由贸易的好处,做了很多学理上的论证,这个论证直到今天仍然被奉为经典。

但是当时的英国政府并不相信亚当·斯密那一套,为啥不信?现在推想,大概是三个原因:

第一,关税是政府税收的重要来源,政府不肯放弃这么高的税源;

第二,保护国内产业,不让外国货物冲击国内的市场;

第三,别人不对我免关税,我凭啥对你免关税?这不公平。

所以对自由贸易,也就是亚当·斯密这套理论的不信任持续了几十年。直到1846年的时候,出现了一个人,才打破了这个僵局。

这个人叫罗伯特·皮尔,当时的英国首相。这个人当首相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他是英国保守党的创建者,也是著名大诗人拜伦的中学同学。还有人送了他一个称号,说他是“英国最辉煌的维多利亚时代的真正开创者”。

为啥给他这么高的荣誉?因为他做了一件事,废除了当时贸易保护的《谷物法》,开启了英国单边贸易自由的传统。

前面我们讲,单边自由贸易,就是其他国家的产品出口到英国,英国不收关税。至于英国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你收不收关税,你看着办,悉听尊便。

皮尔首相当时说:“让我们相信我们树立的榜样,我们会用实际的好处来证明,在不远的将来,我们遵循的原则会得到普遍接受。在自由贸易这件事上,我们不用等待其他国家的对等妥协而无限期地一拖再拖。让我们的商业与我们的体制一样自由,一旦我们宣告商业是自由的,那么一国接着一国,会竞相效法我们的榜样。”

你看,这话说得多漂亮、多场面,相当于中国人在酒桌上说“我先干为敬,你喝不喝随意”,这个姿态漂亮。

英国人的这一招还真管用,到了十九世纪后半叶,确实大量的欧洲国家都逐渐实施了自由贸易。英国人搞的单边自由贸易,渐渐变成了双边和多边的自由贸易。

那你说这是不是真的就是榜样的力量呢,是英国人的道德感召起了作用呢?还是亚当·斯密的理论光辉渐渐照耀了全人类?

这个问题我原来也没想过,不久前我请教了外交学院的施展教授,才得到了一个有说服力的解释。

施展教授说,你得先想到英国搞这套政策的基础——英国是当时全世界唯一一个完成了工业革命的国家,它对外出口的是工业制成品,而要进口的是原材料。所以,英国实施单边自由贸易的所有秘密,就埋藏在这个特点里。

在这样的基础上,搞单边自由贸易,既有理论基础,又做出了榜样姿态,还占据了道德高地。但是实际上,英国其实是占尽了便宜,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

首先,英国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到你们国家,你是不是要收高额的关税?

随便你收好了,反正我的商船就在海港外停着,谁买我都按这个价格卖。你们国家的商人,买了我的货,是交了高额关税,然后再到国境内去合法地卖。还是买了我的货,不交关税,走私到你们国内非法地卖,这个我可就不管。

那你想,事实上的结果会是啥?

就是这些国家的关税系统会面临极大的压力,关税收得越高,走私就越猖獗。

走私猖獗的结果,就是你的国民在事实上会成为英国的盟友,而成为你国家的敌人。这个压力长期来看,你的高关税事实上是很难维持下去的。

再来看英国这方面。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进口的基本都是各种原材料。我不收关税,意味着英国工业体系,拿到的就是全世界最便宜的原材料,这就进一步巩固了英国在世界经济体系里的位置。

英国技术实力最强,制造规模最大,原材料成本还最便宜,那其他国家还怎么竞争。除非其他国家有实质性的技术突破,英国在世界市场里的地位就不可撼动,那其他国家就被英国的这一招,钉死在原材料提供国的位置上。

从这两个方面一分析,你会发现,亚当·斯密的理论之所以能变成英国的政策,不是因为理论本身的力量,也不是英国的政治家相信理论超过喜欢利益,更不是英国人的道德感召力感化了全世界,而是因为宣扬和实践这套理论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后来大量国家都变成了工业国,英国失去了“维多利亚时代”在世界经济体系里的独特地位之后,单边自由贸易政策后来也就搞不下去了。

理论,是好东西;

道德,是好东西;

率先当榜样,也是好东西;

如果这些能够得到利益的支持,那就会更好。

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明天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螺丝

发表于 2017-6-8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是好东西;
道德,是好东西;
率先当榜样,也是好东西;
如果这些能够得到利益的支持,那就会更好。”
此观点放到“R&B”上,也许我们能看见什么。是不是这样呢?我不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皖ICP备15008148号-3 )

GMT+8, 2024-4-26 17:22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