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00|回复: 1

2017.06.15 第277期丨代偿效应

[复制链接]

管理员

发表于 2017-6-17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277期丨代偿效应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在中国儒家的历史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大儒常无父”——很多儒家大师父亲都死得早,成长在单亲家庭。

比如,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但是孔子没见过自己的父亲,甚至母亲一生都不告诉他,父亲的墓在哪里。

孟子,传说是三岁丧父,然后才有“孟母三迁”的故事。

欧阳修,也是三岁时父亲去世。

还有,北宋著名的大儒张载,就是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谓“横渠四句”的张载。他也是少年丧父,被寡母带大的。

那这种身世和他们成长为大儒,有没有关系呢?

最近我看到心理学家朱建军教授的一篇文章,他说有关系,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为什么这些大儒都非常强调孝道?

正是因为他们从小缺少一个真实的父亲,所以他们就幻想一个完美的父亲。

二、儒家理想的人格,是一种非常有责任感的人格。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千万人吾往矣”等等,都是这种有担当的豪言壮语。

心理学研究表明,确实和寡母一起生活的儿子,往往会比较早熟。他们看到母亲需要帮助,所以就会在某种程度上替代父亲的角色,更早地担负起家庭责任。像孔子、孟子、欧阳修、张载这样的人,能够成为大儒,也应该和他们从小的经历有关。

你看,明明是一个家庭悲剧,但是结果却成为这些大儒滋养自己的资源。

这就让我想起一个生理学上的概念,叫“代偿”。

比如,一般盲人的听力会比较好;一个肾切除了,人的另一个肾会变得更大,功能更强。也就是说,一个劣势,会逼出另一个优势。
这个现象不仅生理上有,在心理、生活、社会竞争力上,也同样存在。

比如,“奇葩说”的老板马东,他就告诉我,很多辩论很厉害的人,其实有轻微的自闭症。因为自闭症患者的问题是,不能顺畅地和他人交流,但是辩论可以。

一个辩论题目出来了,可以预设和假想对方的逻辑,在准备的时候,能据此反推出自己的逻辑。所以,很多轻微自闭症孩子的家长,都送他们去学辩论,一方面是治疗,另一方面是建立自信。

你看,这也是一个劣势逼出另一个优势。

再比如,不久前我在杭州,见到了薛兆丰老师的同事,北大国发院的汪丁丁教授。他就跟我讲,有数据表明,在成功人士中,患有“阅读障碍症”的比例,是远高于普通人的。

比如,宜家创始人英瓦尔·坎普拉德、维珍集团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思科CEO约翰·钱伯斯、还有巴顿将军等等,他们都是阅读障碍症患者。

好奇怪,人不能阅读,怎么学知识呢?没有知识,怎么能进步和成功呢?

要知道,人类需要阅读这件事,其实出现得特别晚,也就是这几百年的事。我们的大脑,还来不及进化出这样的普遍功能。阅读是要把大脑里原来用于识别图像的区域,强行划出一部分来识别文字。而且,还要在文字的音、形、义、字、词、句、段落、篇章之间构建关系,这是需要长期艰苦训练才能获得的能力。

为什么有的人,虽然很聪明,但就是不爱读书?这不见得是因为他不上进,很有可能他就是个阅读障碍症患者,他大脑里管理阅读和文字区域中的灰质比正常人少。当然这些人,往往写作、交流也没有什么问题。

现代社会,阅读是一种重要的接受信息的手段,那为什么这样的人反而容易成功呢?

在格拉德威尔所著的《逆转》一书中,就举了一个例子。

华尔街有一位著名的律师,叫博伊斯,他就是一个阅读障碍症患者。

很难想象吧?一个要阅读海量案卷的律师,居然是阅读障碍症患者。

博伊斯从小就知道自己有这个问题,所以一直就是一个很好的听众,而且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记忆力。上小学的时候,靠妈妈给他读书,他靠听来记忆,并且不断地问问题。按他的说法,这时候的注意力比一般同学要集中,为什么呢?

因为其他同学上课时会乱涂乱画、出神,会错过一些东西,他们的注意力实际上是分散的,而博伊斯则会专心听讲。

博伊斯法学院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律师。在面对法官和陪审团时,他就展示出了自己的优势。因为博伊斯一直是靠专心听讲和问问题来学习的,这意味着他必须简化问题、直接提取问题的本质。而庭审时,法官和陪审团实际上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深究案件。

博伊斯的优势就是,以通俗的方式来讲述这些案件,让他们一听就明白。因此,哪怕对方律师对案卷再熟悉 ,也很难比过博伊斯对于细节和关键的了解,所以他经常胜诉。

在传统的封闭社会,衡量人是有标准的,所以人才有优点、缺点,优势、劣势之分。但是在一个开放型社会里,占据任何一个独特的优势,往往都有可能创造非凡的成就。这也是为什么表面上看有缺点的人,能够成功的原因。

这个机制,在进化论上也可以解释。

进化的原理,是所谓“适者生存”,也就是谁更适应环境,谁就更有机会生存下来。但环境一变,原来的优势随时可以逆转为劣势,缺点反而可能变成优点。所以,在自然进化的过程中,没有什么绝对的优点、优势可言。

举个例子,有个生物学家跟我讲过,野生的水稻,在成熟的时候,都是要自然脱粒的,就是把种子崩到外面去。如果不能及时脱粒,这棵水稻就没法繁衍下一代,这是一个缺点。

但是后来人类驯化水稻,偏偏就要挑那些成熟之后,不能及时脱粒的个体来育种。这是为了方便收割,否则一到成熟,撒了一地,再捡起来成本太高了。

你看,这就是我们讲的,在进化过程中,环境一变,优点、缺点立即逆转。原来明明是要被淘汰的,反而获得了巨大的优势。

现代社会也是一样,因为环境突变是常态,随时都可能发生。一种环境下,你的某个特征是劣势,那可以换一个有利于你的环境。

如果暂时找不到新环境,也不用着急。因为我们心里要清楚,一种劣势,总是在激发我们的某种代偿效应,一种暂时看不见的优势一定在暗中生长。

有一句心灵鸡汤是这么说的,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句话,现在正在变成现实。

好,今天就聊到这里,明天见。

欢迎你在留言区写下今天的想法。

把下图分享出去,与更多的朋友一起终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螺丝

发表于 2017-6-19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社会也是一样,因为环境突变是常态,随时都可能发生。一种环境下,你的某个特征是劣势,那可以换一个有利于你的环境。”
似乎不够...。为什么现代社会中环境突变是常态?这里所说的环境究竟是什么?多大的环境?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城市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
如果较小的环境也在常态性的突变,你怎么能遇上适合你劣势成为优势的环境?如果大环境突变,你知道什么时候环境会变成适合你的环境?我认为,一个人的劣势能变成优势,不是因为常态性的环境突变,而是环境相对稳定,同时,是可以给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机会的环境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皖ICP备15008148号-3 )

GMT+8, 2024-4-19 07:47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