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06|回复: 1

2017.07.10 第294期丨液晶演义·之六

[复制链接]

管理员

发表于 2017-7-14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294期丨液晶演义·之六

策划人:李子旸


上一周连续五天,我们都在讲液晶产业的相关话题,这个故事非常精彩,今天接着讲。

今天我们开始聊,中国液晶产业这些年奇迹般的崛起过程。

这就不得不说到一家企业了,叫京东方。在液晶产业里,它无论是资产、利润、产量、生产线数量、技术水平等多方面都是国内第一。

京东方的前身是一家老牌国企,北京电子管厂。它的编号是774,是建国初期苏联援建中国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有点老大哥的意思。“一五”期间,全国电子工业总投资是5.5亿元,774电子管厂一家就占了1.03亿元——这可是1950年代的1亿元,可见它有多重要。

但是改革开放之后,国门一打开,电子管厂发现,现在先进国家的核心电子元器件早就不是电子管了,而是晶体管和集成电路。你原来再大,地位再重要,也扛不住你的产品没人要了。

当时,全国正兴起“彩电热”,市场大的不得了。各省市都积极从国外引进彩电生产线,北京市一想,电子管和彩电用的显像管都属于真空管技术,774厂生产彩电,也有技术优势。但是后来,各种原因,这个项目没有落到774电子管厂本身,而是和松下合资,单独建厂。

1987年松下彩管公司成立,这是当时北京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厂子建在离774厂不远的地方,却是单独建厂。774厂虽然名义上拥有25%的股权,但没有什么发言权,也得不到多少分红。

错过了彩电生产以后,774厂急病乱投医,上了很多荒唐的项目,包括什么保健营养茶、爽口液、制冷设备、节能灯、出租车公司等等。

那个合资工厂呢?松下彩管,在彩电市场兴旺那些年,赚了很多钱。但一方面,774厂作为弱势股东,获益不多。在最困难的那几年,急需用钱,那边松下彩管数钱数到手发软,电子管厂去要点分红却很费劲。

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由于松下的技术封锁,从1987年成立到2009年停产,经历了22年的时间,中方仍然不能独立设计显像管。中方在这家公司的地位,和打杂跑腿的差不多。

1997年6月10日,转机来了。

北京电子管厂,在深圳B股上市,一下子募集到3.5亿港元。774厂成立了这么多年,企业第一次有了这么大一笔可以自主支配的钱,那就可以认真考虑一下,能不能找到一个新的主业了。

2001年,北京电子管厂有两件大事:第一,是改名为京东方科技集团;第二,就是盯上了液晶产业。

当时,液晶行业再一次陷入液晶周期的低谷,韩国现代公司此时急于得到现金,所以打算出售旗下的液晶生产线。那么,京东方要收购吗?请注意,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需要厘清:过去中国企业熟悉的合资,和现在京东方面临的收购,有很大区别。

如果是合资引进生产线,生产线打包运到国内以后,对生产负责的将是外方企业,他们有责任确保生产线的正常运转,确保最终产品合格。既然是对方负责,对方当然有理由掌控整个生产过程,你插手进来想要“干中学”,在实际生产中学技术,如果影响了生产,责任算谁的?

这样一来,整个生产的管理、设备零部件的采购、供应商管理、技术的后续研发等各个环节,都由合资外方承担。中方能得到的,只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以后的分利。你不可能深入到生产过程中去,也就不可能有发展和积累工厂技术的机会。

而京东方面临的整体收购模式,则大不一样。整体收购外国技术先进的企业以后,中方就成了企业的主人,拥有完全的独立自主权和生产安排权,是中方而不是外方对企业负最终责任。这种情况下,中方当然要深入到生产的各个环节,再需要外国专家传授技术,就不是问题了。这是我们的企业,我们自己说了算。

就像现在,中国搞的国产大飞机项目。有人执着于大飞机的很多关键部件都是外国生产,因而讥讽国产大飞机有名无实。这是典型的误解。

其实,部件是谁生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为整体产品负责任。既然是挂中国品牌的大飞机,部件可以从国外采购,但既然要承担最终责任,中国企业就必须对飞机制造的各个环节都有充分的把握和掌控。

所以,中国能独立建造大飞机这件事的意义,非常重大。这等于是打造了一个学习和发展大飞机技术的平台。有了这个平台,后面的进步会快很多。

液晶生产也是同样的道理。上周我们说了,在大规模生产的过程中,基于当时当地和实际生产的工厂技术,比通用的实验室技术更加重要。其实,大部分液晶实验室技术都可以在公开出版物中获得,而难点就在于大量的工厂技术,这种工厂技术甚至无法传授,只能靠企业自己在“干中学”。

如果还是按照松下彩管那种合资生产模式,生产多少年,中国企业也不可能掌握液晶生产技术。而现在如果有机会整体收购国外企业,然后拿过来彻底吃透摸清生产过程,并在独立建厂的过程中,一点一点积累工业技术,中国企业才算真正掌握了液晶产业。

事实上,当初韩国人赶超日本液晶企业时,也是这么做的。从收购开始,然后拼命吃透、掌握各方面的生产技术。

在京东方收购现代液晶企业的时候,上海广电集团(上广电)也在筹建液晶生产线,不过它选择了比较容易入手的合资方式。2003年底,上广电和NEC合资,在上海投产5代液晶生产线。从表面上来看,上广电的实力当时甚至强于京东方。

但由于是合资生产,上广电始终没能掌握液晶生产技术和供应链,也因此不敢下决心继续投资扩张生产。2006年,液晶周期低谷到来,京东方和上广电都陷入巨额亏损,但京东方因为掌握自主技术和供应链,敢于抓住机会逆市投资,扩大生产。

周期过去以后,2007年,京东方因为产量大增而迅速转为盈利,上广电则继续亏损3亿,最终在2009年黯然转让。

好了,京东方算是走对了路子。上周我们说过,后来液晶产业的竞争,主要是投资策略的竞争,敢于在液晶周期的低谷大举投资是关键。

目前,京东方在全国拥有11条液晶生产线,总投资额超过3000亿元,是中国工业史上单个企业迄今为止最大的投资额。京东方的出货量目前已占全球22.3%,超过了韩国LG,成为世界第一。


好,问题来了。就算是成功上市融资,京东方不过得到了几十亿元的资金,随后这些年3000多亿的巨额投资,钱是从哪里来的?

明天我们来解释这个问题,明天见。


欢迎你在留言区写下今天的想法。

把下图分享出去,与更多的朋友一起终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螺丝

发表于 2017-7-14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eon20160911 于 2017-7-14 22:48 编辑

稍后我再在“之七”后面发帖说说关于这个系列《液晶演义》的整体感觉
这里我仅仅说个疑问:
关于松下彩管,关于上广电,关于合资,关于收购,这里面的逻辑不太清晰合理吧   说的太具体,篇幅会过大了,我就不说了
还有,关于实验室技术和工厂技术,个人认为确实可以这么分类,但是,需要严格的定义吧。如果工厂技术仅仅是在工人、技术人员脑子里的,说不清道不明的东东,我不知道如何评价它。我想问的是,所谓诀窍,或工匠的个人经验是什么?和这里说的所谓的“工厂技术”是什么关系?如果弄不清这个关系,那么大规模生产和小作坊中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技术!”有什么区别?最后,大工业生产和小作坊生产的本质区别又是什么?逻辑不清啊,大侠!如果这些诀窍和小作坊里的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那是不是意味着,在某种条件下,这些诀窍会起决定性的作用呢。好了,如果有人能弄清这个转化条件,算不算是某种发现啊,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皖ICP备15008148号-3 )

GMT+8, 2024-4-19 01:52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