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94|回复: 0

2017.07.13 第297期丨白银帝国

[复制链接]

管理员

发表于 2017-7-14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297期丨白银帝国


策划人:李子旸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今天我们来聊中国历史上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明朝是怎么灭亡的。

当然观察这个问题有很多角度,今天我们只看经济这一个角度。过去我们熟悉的结论是:明朝和清朝(后金)在辽东打仗,生生拖垮了明朝财政。打仗总是很花钱的,钱不够花,只能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是开源。明朝末年开征了著名的“三饷”:辽饷﹑剿饷和练饷。开辽饷时,崇祯皇帝还特意下了“罪己诏”:再苦吾民一年。就是再让我的老百姓受一年苦啊。其实,根本不是苦一年,而是年年都要苦,以至于最后民不聊生。

另一方面就是节流。其中有一个措施影响了历史走向。朝廷对北方驿站进行改革,精简驿站,这就要裁人啊,于是大批驿站员工下岗。这手改革其实只省下了68万两白银,却敲响了明朝的丧钟。因为其中一位姓李的驿站员工被裁员,走投无路,干脆造反,最后把北京打了下来——就是李自成。

这就是明朝灭亡在财政上的总逻辑。说到底,还是明朝财政出了问题,没有钱。奇怪,明朝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财政为什么会出问题呢?我们来看几个基本的事实。

第一,明朝初年全国人口五六千万,中央政财收入大概是1000多万两白银。经过两百年发展,万历年间是明朝最繁荣鼎盛的时期,人口大概是1.5亿,三倍于开国的时候;但是中央财政收入2700万两白银,才涨了一倍。按说,国家太平了那么多年,明朝末年号称还有资本主义萌芽,工商业很发达,中央财政为什么这么穷呢?

第二,明末战争基本在北方进行,南方受影响很小。明朝灭亡时,南方地区基本保持了繁荣富庶,还有很大的财力。那明朝为什么没有充分汲取南方财源,来支持北方战争呢?

关于这两个问题,最近我看到一个观点。问题的根子,在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身上。

大家知道,朱元璋出身平民,年轻的时候吃过苦,痛恨贪官污吏,以农民的保护者自居。所以,明朝税收从一开始就有很奇特的制度:定额制。朱元璋登基时,定下的全国税赋是每年3000万石粮食,此后增长到3200万石。朱元璋就下令,税收已经够多,以后就按照这个额度收税,不许再增加,其他财富要藏富于民。

从道德角度看,朱元璋这么想,是符合儒家教义的,轻徭薄赋,藏富于民嘛。

你可能会说,除了农业税,应该还有商业税啊。不过,明朝的商业税只占很小一部分,大概全国税赋的13%。明朝初年几乎没什么商业,税率规定得很低。所以国家财政主要依赖于农民,这也符合朱元璋构建“农业帝国”的设想。

好了,我们算算账,3000万石粮食,折合白银不到2000万两,这就是明朝中央财政的基本盘。而且按照朱元璋的祖训,这笔钱不能再增加。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帝国的行政费用也在大幅增加,这是任何国家都不可避免的。

那钱不够花,怎么办?

帝国政府上上下下自然会想办法,不出钱,就出人好了。就是让老百姓用劳动力来服役,或者提供物品。比如说万历皇帝给自己修“定陵”,耗时6年,每天役使军民三万多人。平均下来,全国每户需摊派劳役六天半。

再比如,明代初年的时候,官僚机构较小,朱元璋也管得很严。一品官出门,随行不超过10人,行李不超过200斤。因此,这方面的负担刚开始不算多,但是越到后来,就越管不住了。官员出差频繁,排场大,车马随从也多,所有这些负担就都加到附近老百姓身上。

这就出现了两个结果。

首先,对于老百姓来说,如果是正式的皇粮国税,总还有个预算约束。但是直接征发民间的人力物力,可就没有什么止境了,地方官说多少就是多少,其实破坏力比直接收税还大。所以表面看明朝的税收非常少,是低税王朝,可实际税赋一点也不低。

其次,更重要的一点,对于国家来说,绕过货币,直接征发人力物力,其实大大降低了中央政府汲取民间财富的效率。

当然了,明朝也有地方官员偷偷摸摸收苛捐杂税,甚至有皇帝自己派太监到地方上收的什么“矿税”之类的,但是明朝财政的基本格局就是这样——绕过货币这种高效手段,用各种临时性的、低效率的手段来搞税收。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明白前面我们提的两个问题了。为什么国家有钱,但是中央财政没钱?为什么北方被战争折腾得民穷财尽,但是南方还基本保持原样?

熟读历史的朋友知道,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张居正,有一个所谓“一条鞭法”的改革。就是不收乱七八糟的粮食、物品和劳动力,而是折合成白银,直接收钱。“一条鞭法”没起作用,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张居正人亡政息,没有真正大规模推开;第二,问题是出在白银这个货币品种上。

这个问题就很复杂了,简单说就是,中国本土白银产的并不多,是所谓的“贫银国”,主要靠海外输入。16世纪是输入高峰,美洲白银大量开采,流入中国;日本也发现大量银矿,这批白银也流入中国。这些白银让中国的市场媒介,也就是货币大大增加,交易便利起来,政府征税能力也增强了。

但是到了明朝末年,世界白银的形势发生了逆转。由于欧洲和美洲发生战争,而且日本又开始锁国,停止了对中国的白银输出。所以到崇祯年间,居然出现了“白银荒”。以白银作为税收工具的明朝,就很难收上钱来,所以白银短缺,间接造成了明朝末年的财政崩溃。

整个这个过程,我推荐大家看一本书,美女经济学家徐瑾写的《白银帝国》,非常精彩。点击下图,就可以看到这本电子书的链接,欢迎阅读。

今天我们聊这个话题,其实是想增加一个了解历史和现实的维度。

过去我们提起税收,总是在想税赋是轻还是重。总想大家手里多留点,国家少收点。

但是对一个国家命运影响更大的,其实是税收的能力和效率。像中国这么大的国家,维持统一,有很大的红利和收益。但是维持统一,就需要有国家能力,中央政府在关键时刻能调集资源处理危机。

像明朝末年那样,国家空有大量财富,但是政府汲取财富的能力低下,清兵一到,国破家亡,那就更是一场悲剧了。

好,今天就聊到这,明天见。

欢迎你在留言区写下今天的想法。

把下图分享出去,与更多的朋友一起终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皖ICP备15008148号-3 )

GMT+8, 2024-4-25 18:47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