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13|回复: 4

求助,一个抑郁症患者的心愿—2 蒙古帝国是怎么炼成的

  [复制链接]

螺丝宝宝

发表于 2015-8-3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罗粉大家好,我是叫张志,河北廊坊人,我患抑郁症已有十一年了,患这个病痛苦不堪,这些年把我折腾的死去活来,常常有轻生的念头。今年七月份,病情开始好转,于是我想做一个向社会宣传抑郁症,让大家关注心理健康的活动。我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方案,但是我需要具体的设计操作,我没有相关的技术。然而我有对历史文化有一些兴趣,于是我萌生一个想法,我可以跟罗辑思维合作,我给罗辑思维投稿策划节目,如果被采纳了,我不要稿费,请罗辑思维的团队为我策划一个宣传活动,正好我的宣传方案跟罗辑思维的一直提倡的互联网价值观十分契合:

1,首先我开始谋求跟更多的人连接,吸引一群志趣相同的人,一起来干这个事。
2我的宣传活动运用自由人的自由联合的方式来具体实施
3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一种体验,一种不屈不挠的奋斗体验。
4这个事光我一个人干不成,需要大家打心眼里愿意帮助我才能干成,也就是罗胖说的:“你成功与否要看有多少人打心眼里愿意你这个事成”
我开始着手写一些关于历史文化的文章,不过我马上又遇到了困难,一个是我底子薄,我只有高中学历,知识和眼界都有限。再一个病情虽然好转但是
思路仍然没那么清晰,有时候文章的整体条理摆弄不清楚,有的时候词不达意,想表达一个理论观点,怎么也说不清楚,结果写一大堆东西,啰嗦冗长。所以我想把我写的文章在本论坛公开出来,求大家帮帮忙整理加工一下,纠正我的错误和缺点。在这里先谢谢大家了。我暂时策划了五篇文章,先一篇一篇的来,为了大家容易看到找到我的帖子,我把我这文章的题目统一写成《求助,一个抑郁症患者的心愿1.2.3……—加副标题》以此类推。我的QQ号是52393640欢迎跟我联系。

                                              《蒙古帝国是怎么炼成的》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缔造出一个空前绝后的超级帝国,几乎横扫当时的已知世界,而且在被征服地区维持了比较长的统治。人们都觉得蒙古人厉害,他们开拓出一个大帝国来是顺理成章的事,而我不禁困惑他们是凭借什么做到的,怎么做到的。我先举例说明一下蒙古当时落后的社会面貌:
1直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才建立起一个奴隶制和分封制并存的军事国家,在此之前蒙古还只是一个个氏族部落,
2直到12世纪中期蒙古才会制造铁器,那时南宋已经建国好几十年了。
3蒙古一直都没有自己的文字,直到1204年成吉思汗才叫人创造蒙古文字,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估计蒙古建国时就连蒙古的精英阶层都没有文字普及。此时蒙古才颁布第一部成文法典《大扎撒》。而且蒙古人统治中国一百多年,直到最后灭亡也没几个蒙古人识汉字。
4人口,我没有查阅相关资料,但是可以想的出来,一个世代相互残杀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其人口能多到哪去。
这么一个科技,政治,文化都落后而且人口不多的国家按正常的逻辑来说根本不具备开辟超级帝国的条件,然而它确实做到了,真的是一个奇葩,简直让人匪夷所思,下面我就把我主要的几个困惑和我对其分析的结果写下来:
一,蒙古军队为什么有那么强大的战斗力 ?
二,蒙古生产水平那么落后,为什么可以不间断的对周围国家用兵,无休止的侵略扩张?
三,文明落后的蒙古为什么能战胜文明先进的金和南宋?
四,文化落后,缺乏政治才能的蒙古为什么能在被征服地区建立长期统治?
下面我把我的思考结果写下来 :
一,蒙古军队为什么有那么强大的战斗力 ?这个还是比较好理解的。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蒙古的军队的装备武器先进,战略战术运用灵活。下面使我搜集的一些资料和我个人的分析:蒙古科学技术落后,那是总体特别是生产技术而言,但是蒙古的军队武器的科技水平却是当时非常先进的。每当蒙古军队屠城后唯一能活下来的就是那些工匠手艺人,因为蒙古需要他们为自己改进武器装备,本来蒙古的武器装备是很落后的,但是在对外战争中不断吸取引进各国的先进技术装备,逐渐的使蒙古的武器装备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下面介绍一下蒙古的武器装备

1弓箭:蒙古骑兵之所以无敌天下并不是靠刀枪,而是靠弓箭。蒙古人拥有当时射程最远,杀伤力最大的组合式弓。这种武器通常由后背上的一条动物筋,弓肚上的一层角质物和中间的一个木架组成。这种弓的拉力在50公斤和75公斤之间,而很短小便于骑兵运用自如。这种弓射出的箭杀伤范围可达300米,如果在箭上装备上锋利的金属箭头,便能穿透最厚的盔甲。
2攻城武器及火器:蒙古人使用的发石车、火箭等中原新式武器,在中原的各个王朝原来是守备坚固的城防用于抵御蒙古军队的。但蒙古军队掌握此类装备后迅速用于对高大城防的攻击。火药和火箭类武器出现在冷兵器时代,其威力自然是惊人的,另外,对从未见过它们的敌人来说,也有巨大的心理震撼作用。在欧洲战场,很多时候火药类武器尚未造成城墙被完全破坏的局面,守军就会失去战斗的意志开始弃城逃亡。 蒙古人还有一种天下无敌的攻城利器,那就是从西域“进口”的回回巨炮,在这种超大型投石机投出的巨型弹丸面前,再坚固的城墙也和纸糊的没两样。史书记载,这种巨炮“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蒙古人就是靠它,在公元1273年攻下强攻数年而不克的襄阳城,所以蒙古人亦称此炮为“襄阳炮”.不过在12世纪,全世界只有蒙古人才把回回炮大规模应用在战场上。蒙古人南征北讨,几乎百战百胜,除了骑兵之外,拥有巨炮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3蒙古马。 蒙古马若用现代人的眼光看该是最劣等的马了。蒙古马身材矮小,跑速慢,越障碍能力也远远不及欧洲的高头大马。但是蒙古马是世界上忍耐力最强的马,对环境和食物的要求也是最低的,无论是在亚洲的高寒荒漠,还是在欧洲平原,蒙古马都可以随时找到食物。可以说,蒙古马具有最强的适应能力。蒙古马可以长距离不停地奔跑,而且无论严寒酷暑都可以在野外生存,同时,蒙古马可以随时胜任骑乘和拉车载重的工作,这也是中国传统的好马最终全部被蒙古马取代的原因。而且,蒙古马在蒙古军队除了作为骑乘工具外,也是食物来源的一种---蒙古骑兵使用大量的母马,可以提供马奶。这也减少了蒙古军队对后勤的要求。并且,蒙古骑兵通常备有不止一匹战马。 蒙古马的特殊优势使得蒙古军队具有当时任何军队都难以比拟的速度和机动能力。

其二,蒙古的战略战术运用非常好,首先以欧洲为例。西方军队作战队形极其严密、排成密集方阵,步、骑、弓箭、投枪诸兵种密切协同的军队。一开始就采用严密的队形,特别强调突出正战的攻击力和防护力,以罗马和马其顿的步兵方阵为例。这种步兵方阵通常由贵族和平民排成20排以上密集的队伍,身着厚厚的重甲,手握长枪,越往后排,长枪越长,架在前排的肩膀上,这样就在方阵的正面形成了真正的丛枪如林,方阵的后面则通常由奴隶紧紧跟着,作后勤和护理工作,或者由标枪手不停往对方投掷标枪。这个方阵的两翼则由骑兵担任保护两翼不受冲击的任务。很明显,这种战术的冲击力是远非东方军队可比的,但它的弱点也非常突出:队伍转动不便,必须时刻注意保持队形的严整。 蒙古军队的单位攻击力和防护力并不强,如果对付罗马帝国和马其顿帝国的密集步兵方阵,采用正面作战的方式根本没有胜利的可能。在战术的运用上,蒙古人特别强调的就是部队的机动性,以远距离的包抄迂回、分进合击为主要战术特征。蒙古人的远距离机动达到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程度,他们常常可以上百里地大规模机动,使敌人很难预料和防范到他们的攻击。他们在战斗中亦很少依赖单纯的正面冲击,通常使用的方法是,一小部分骑兵不停地骚扰敌军,受攻击后后撤,待追击的敌军队形散乱疲惫时,早已四面包抄的骑兵则在一阵密集的弓箭射击后蜂拥而来。再者,欧洲军队的战斗无论多大规模的军队都是在很小战场内进行的。而且,欧洲军队有惯常的骑士之风,崇信正面一对一的堂堂正正的战斗,当他们遇见可以把百里方圆的地方做战场,且习惯迂回的蒙古军队时,他们的确是碰上了无法想象的战争场面。 在欧洲战场,蒙古人惯于采用被古罗马人称为”安息人射箭法”的战法,即骑射者一边逃走,一边向后方的敌人射箭。这种战术的精髓在于一从远距离攻击敌人,二 持续不断的攻击敌人,三不给敌人还手的机会。在这种攻击下不论敌人的精神和装甲多么坚强,彻底崩溃只是时间的问题。当时欧洲骑士大多配备重盔重甲,虽然近战时十分强大,机动力却根本无法和蒙古轻骑相比。如果碰上蒙古骑射手,不仅追不上,连逃都逃不掉,只有作箭靶子的份。而且蒙古骑兵不像欧洲骑士那样完全依赖强攻,他们只有当先用弓箭把敌人杀伤大半时才与敌人短兵相接。1241年4月,蒙古骑兵就靠这种战法在多瑙河畔大破欧洲最精锐的十万匈牙利大军(由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率领),杀敌七万余,几乎彻底消灭了欧洲的抵抗力量。对欧洲各国来说蒙古军队简直是战场上的新生物种,对此他们完全没有免疫力。

再说说蒙古在中华大地的战争,我能观察到整个蒙古统一中国的战争突出的显示了蒙古人的战略眼光。蒙古建国的时候当时中国同时并存着,蒙古,西夏,金朝,吐蕃,南宋几个政权,与蒙古接壤的是西夏和金朝,其中蒙古受到金朝的压迫最大,仇恨最深,威胁最大,但是蒙古决策层却没有被仇恨冲昏头脑,而是审时度势认清了敌我实力的具体情况,首先拿西夏开刀,因为西夏比金朝要弱小,金与西夏是宗属同盟关系,灭了西夏就等于断了金朝一支手臂,为将来对金用兵解除了侧翼的威胁,而且成吉思汗心里清楚,金夏的同盟关系很脆弱,而且当时的金朝统治阶层非常昏庸懦弱。果然蒙古多次对西夏作战,金朝都坐视不理。蒙古终于在1226年灭亡了西夏。从中可以看到蒙古高层决策者对敌我形式的清醒认识。在灭金朝时蒙古也展现出高超的战略眼光,金国在蒙古不断的攻击压力下于1214年迁都河南开封。经过蒙古多次猛攻,中原形势早已残破,河北和关中地区都已丢失,金人退到黄河以南和潼关以东,屯集重兵死守。潼关为古之名关,控扼山河,易守难攻,加之金人西路重兵集团严防死守,蒙古人不易攻破。然而蒙古人的战略视野没有局限在敌我双方的国土上,他们想出了一个大胆的战略构想:不在潼关面前死磕,强行借道南宋绕过潼关,攻击金人的核心腹地。这是金宋根本想不到的策略。蒙古军队先攻破南宋秦岭关口,进入汉中,然后沿汉江长途急进,进入南阳盆地,再北上攻洛阳,为了堵截蒙古人的战略迂回,金人的主力不得不离开既有的坚固阵地,聚集到唐邓前线仓促应战。即便此时,蒙古人仍不做正面交战而是一面牵制金人,一面轻骑偷袭开封。迫使金人不得不又离开既有防线,驰援开封。蒙古骑兵鬼魅般如形随影,一路袭扰。行至三峰山,天降大雪,金人粮草食尽,僵冻不能战,蒙古人才猛然发动攻击。为避免困兽犹斗,蒙古人故意网开一面,然后发起攻击,“金军遂溃,声如崩山”。感觉不是在打仗,而是在打猎。这是一个超远距离的迂回包抄,而且要借道第三国。历史上类似的情形,恐怕只有德国人的施里芬计划:绕过法德正面前线,借道(其实是侵略)比利时,迂回到法国北部攻击巴黎地区,才可与之相比吧,而那已经是八百年后的事情了。另外再灭亡金国的过程中蒙古人也显示出了高明的外交策略,蒙古知道金宋世代为仇,在攻打金国的过程中,蒙古多次派遣使者去南宋,希望能联合打击金国,并最终达到目的。这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击敌人。而金宋两国在此过程中却拼命死磕,杀红了眼。金国南迁后,觉得自己打不过蒙古,但是欺负南宋还是可以的,于是对南宋用兵,妄图通过侵略南宋来弥补其在北方的领土损失。结果损失惨重却没有达到目的。南宋虽然有一些人察觉到金国灭亡后,蒙古国会是一个更可怕的对手,主张与金修好,用金国作为抵御蒙古的屏障,但是这些少数的智者改变不了主流士大夫的思潮,多数是大夫都沉浸在“靖康耻,尤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愤恨之中,被情绪冲昏了头,以倡和为耻,以主战为荣。也许那些士大夫心中并没有那么愤恨金国,但是在公共场合表现出自己对金国的愤恨却可以赢得一个爱国英勇的正面形象。当然金国对南宋的用兵,更加剧了这种认识。最后果然金国灭后,南宋最终也为蒙古所灭。在蒙古灭亡南宋的时候依然可以看出蒙古高超的战略眼光。金国灭亡后,蒙古各方面已经十分强大,然而对南宋的进攻却十分谨慎,蒙古第一次进攻南宋进展并不顺利,又因为当时的可汗窝阔台病死,无功而返。在第二次攻宋之前,蒙古先出兵灭亡了大理,完成了对南宋的军事大包围,然后北,西,南三路大军并发,宋军节节败退,只是因为蒙古大汗蒙哥战斗时中箭身亡,蒙古各军罢兵撤回,南宋捡了一个便宜,可见蒙古人在那么强大的时候对南宋进军仍然是小心翼翼很讲策略的,而南宋却根本认不清现实,不知天高地厚,其实蒙宋第一次交战是南宋主动发起的。 在灭亡金朝后(1234年),蒙古军主力北撤,而南宋的宋理宗刚刚亲政一年,急于光复中原,下令宋军趁蒙古无暇南顾,开始北伐,以收复洛阳,汴梁,商丘三京。实际情况是中原地区经过蒙古洗劫,已是满目疮痍,宋军一路所收复的城市包括汴梁,洛阳都几乎空无一人,北伐宋军根本得不到给养补充,很快陷入困境。而蒙古为阻止南宋北伐,居然掘开了黄河大堤,水淹宋军,此后,故意引诱宋军深入的蒙军趁机合围,北伐宋军大败,从此只得转入战略防御。可以看得出来南宋根本没有认清敌我情况就轻易发动北伐。
上面说了这么多都是蒙古军事方面的强大,但是无论蒙古的武器多么先进在当时仍然属于冷兵器时代,各国各个文明之间武器装备的科技差距不会大到不对等的地步(像西方列强打印第安人那样),其技术含量并不是太高,敌国如果想要模仿制造蒙古武器装备也不是太难。而且金宋等国武器装备并不比蒙古差。人们通常觉得蒙古部落之间连年征战,使蒙古人变得能骑善射,凶猛强悍。所以蒙古人能够征服四方,所向无敌。这种说法很肤浅,意思就是能打够狠就行。北方少数民族中哪个不是善于骑射,凶残勇猛呢?像匈奴,突厥,契丹,女真,不都是这样吗,就算蒙古人比这些民族骑射技艺娴熟一些,性格更凶残一些那就足以建立并维持一个那么庞大的帝国吗?当初项羽也是战无不胜,为何最后失败了呢?
说到底军事还是政治的延续,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外在体现,怎么会有个国家政治制度落后,生产水平低下,人口不多,而单单军事力量极其强盛呢?而且几乎是不间断的对所有周围国家发动战争,蒙古依靠什么维持这大规模且旷日持久的战争呢,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只有蒙古能开辟这么大的帝国?这是我第二个疑问,经过思考我认为蒙古的国力增长并不依赖于国内生产,而是依靠战争掠夺,至少主要是靠战争掠夺,我没有查阅相关资料,是推测出来的, 《逻辑思维》可以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看看是不是跟我的观点一样。 古代国力的增长无论是农耕,是畜牧,还是人口增长这三者的增长都是有固定周期的,无论政策多么开明都不会超过其自然生长的时间周期,所以都要有一定时间的积蓄准备,比如西汉反攻匈奴从建国就开始积蓄力量,经“文景之治”再到汉武帝开始反击时,前后七十多年的准备,而且最后打的国库空虚,青壮年锐减。唐太宗李世民卧薪尝胆十二年,努力发展经济,增强军力才改变了对突厥纳贡称臣的局面,再说清朝从康熙皇帝开始就对西北少数民族用兵,直到乾隆皇帝才算平息,前后七十余年,也给国家财政物资带来极大困难,这可是三代明君开创的康乾盛世呀,都经不起战争的消耗。再看看蒙古人,从没建国的时候就互相厮杀,统一之后也没有停止过对外战争。如果战争的资源主要依靠国内的生产肯定供应不上。只有取于他国才有可能。由此也可以推测出,蒙古帝国是依靠对外战争,掠夺他国财富的方式生存的,这就是蒙古不断对外发动战争的根本动力,如果无利可图再好斗的民族也不会发动战争。由此也可以推断出蒙古战争的收获一定大大的超过了它的战争消耗,对蒙古人而言战争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不然它不会如此的热衷于战争。即便是强大的日不落帝国在其殖民地的统治成本越来越高的时候也放弃了殖民统治。这也是蒙古军队强大的重要原因,蒙古一定会动员一切国家资源和鼓励优待政策来强化自己的军队,支持对外战争。这对蒙古是一个良性循环,越是依靠对外战争就越是会加大军队和战争投入,越是投入的多,蒙古军队就越强大,越有能力取得对外战争的胜利,越能掠夺大量资源,资源的增加又能进一步加大战争投入,整个帝国就被打造成一个庞大的战争机器。之所以中国其他强大的朝代没有开创出像蒙古这样庞大的帝国,不是因为国力不行,而是赖以生存的方式与蒙古不同。
对蒙古来说打仗并不是在消耗自己,而是在积累自己的实力。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蒙古经常多个战场同时开战,或各个战争交替进行,或者重叠进行;比如蒙古灭金朝战争期间蒙古还发动了第一次西征和第二次西征。蒙古帝国蒙哥汗派其弟旭烈兀率领10万大军西征期间,还分三路大军进攻南宋,企图一举将南宋灭亡,按常理蒙古这些做法都违反兵家大忌,正常的国家发动战争都应该避免兵力分散,避免多线作战,或同时与多国作战,为的是减少战争消耗。可是对蒙古来说情况根本不是这样,战争掠夺就是蒙古主要的生产方式,它打仗才能活,才能有吃有穿,越是打仗越是富有。我推测蒙古是以西征各国掠夺的资源(包括人口)作为对中原作战的战争资本,不然仅仅依靠蒙古草原畜牧的牛羊和少数的人口想灭亡金宋,实在太吃力了。而且蒙古在统一了中国后仍然没有停止对外战争。继续侵略南方的缅甸,越南,爪哇,东方的日本,终因气候差异太大,水土不服,和对海洋气候的不了解而失败,不然蒙古铁骑的步伐将永不停止,因为战争是它的生命之源。

三,文明落后的蒙古是如何逆袭文明程度比它高很多的金国和南宋呢?在我们的常识中就应该是政治经济文化先进的国家战胜甚至统治文明比较落后的国家,以往的超大帝国基本都是这样的。像波斯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等。在当时都是非常先进的国家。我思考的结论是:蒙古的命好,蒙古崛起的时期中原主要的金,南宋正处于衰败没落时期,如果遇到一个强大的中原政权那基本上也就没有后来蒙古开创的超级帝国了,比如匈奴遇到秦汉,突厥遇到盛唐,葛尔丹势力遇到“康乾盛世”,这些生不逢时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因为受到强大中原政权的制约都没有持续扩张的可能,我们正常的认识是高等文明与低等文明对峙时,应该是高等文明胜利。然而要具体到现实情况时未必是这样,蒙古文明程度不高,但正处于发展崛起时期,国力蒸蒸日上,蓬勃发展,就像一个处于青壮年的时期野狼,金宋文明程度比蒙古高很多,但正处于腐朽没落时期,国家萎靡不振,死气沉沉,就像两只老态龙钟,百病缠身的老虎。所以中原政权的衰落给了蒙古一个发展壮大的契机,也使低等文明战胜高等文明成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说并不是蒙古强大而是它没有遇到强大的敌人。如阮籍感叹的那样“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我的第四个疑问是为什么蒙古能在被征服地区长期统治?
这个问题长期困惑着我,蒙古的人口那么少,文化水平那么低,又那么缺乏政治才能,它征服的地域那么辽阔,民族那么多,文化和宗教信仰各不相同,我怎么想都觉得它的统治肯定是短暂的,而且是动荡不安的。一个民族统治另一个民族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因为各民族文化不一样,即使一个民族以武力征服了另一个民族,因为文化的差异,胜利的民族也无法得到战败民族的民族认同,对自己文化的坚守会形成一股民族凝聚力,不对的反抗外族统治。千万别小看文化对一个民族的影响,在以后的文章我还会具体分析,文化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着无孔不入,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在这里我只提一个案例—清朝入关后进军都非常顺利,于是攻陷了南京,就颁布了剃发令,这引起了大规模的汉人激烈反抗,注意是各个阶层的汉人,不只是士大夫阶层。仅嘉定和扬州就有一百万人因为抵抗剃发令被杀害。要知道在国家领土沦陷,皇帝危急时人们都没有暴发出这么强大的力量。这是怎么回事,我引用余秋雨一篇文章《一个王朝的背影》里的话来解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其最终意义不是军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当时江南地区好几次重大的抗清事件,都起于削发之争,甚至到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地步。头发的样式看来事小却关及文化生态,结果是否“毁我衣冠”的问题成了“夷夏抗争”的最高爆发点。”我一直以为一个国家要统治另一个异族国家只能通过民族同化,这种方式要经过数百年时间才能见到效果。我觉得蒙古根本走不了这条路,那它又怎么能对征服地区进行长期的统治呢?在翻阅了一些资料后,我发现我想多了,蒙古用了另外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
蒙古的办法就是对被征服地区进行种族灭绝式的屠杀,和彻底性的破坏。对这些地区的屠杀和破坏要惨烈到什么程度呢?这是我推断的,要达到这一次破坏就让你再也无法翻身了。其杀戮,掠夺和破坏程度绝对是空前的。首先最大程度的掠夺被征服地区的一切财富,一般的国家征服了一个地区多少要留一些最基本衣食物资,供被征服地区的人生活,因为你如果把他们弄的一无所有,陷入绝境,他们就会造反,这样统治成本更高。但是蒙古没有这个顾虑,有一个算一个把被征服地区的人全杀了,这也是蒙古的战争负担非常小的原因,它从不考虑战后重建的问题,可以不顾被征服地区人民的死活,而最大限度的掠夺财富, 蒙古甚至不要战俘,有的资料上说蒙古连不做抵抗就投降城池也要屠城,通通杀掉 。这么大规模屠杀的结果不是让被征服国家的人口锐减,而是让其人口出现断代,种族都难以延续,其民族人口就是经过几代人的生长繁衍都无法恢复到之前的水平;在破坏方面一定要最大程度的破坏征服地区的生活设施,生产设施,甚至生态环境,让这个国家幸存下来的人也因为没有生活生产设施而在贫困交加中死去,这样这些国家上百年都没有物力和人力来对反抗蒙古统治。人口所剩无几,家园被夷为平地,其文化已经找不到可以传承的载体了,这些国家的文化生态也遭到了毁灭性的的破坏,其文化在这个时期一定会停滞不前,或者出现文化断代,甚至可能出现社会形态的倒退。因此这些国家会逐渐丧失民族凝聚力,民族排外心理也就减弱了,也就丧失了民族抵制和反抗冲动,在我看来蒙古对被征服地区的超强度屠杀和破坏并非单纯出于游牧民族的野蛮凶残的性格,而是一种统治策略,是一项国家政策,必须要进行超强度的烧杀抢掠。因为对文化落后,人数不多的蒙古来说想对这么庞大的帝国进行统治没有其他办法可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5-8-12 09:50
写得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5-8-12 09:50
写得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螺丝宝宝

发表于 2015-8-12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螺丝宝宝

发表于 2015-8-12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皖ICP备15008148号-3 )

GMT+8, 2024-4-24 11:44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