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57|回复: 0

巧用数字,让你的营销更有力

[复制链接]

自攻螺丝

发表于 2016-6-21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知道,数字是一种数学符号,它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客观精确。它在数学以外的应用,比如在各种文章、包括宣传文案里,主要也是利用这种精确性,来加强说服力。比如某某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高达75%啊,某某公司今年的业绩增长高出行业平均7个百分点啊,等等。但是,如果说数字的表达效果只是精确,那可错了。

咱来想一下啊,其实,数字并不只是数学符号,它还是一种特殊语言,有很多表达效果。比如首先,用数字表达,会显得很权威,很有说服力。举个例子,“二八法则”,咱都知道说的是一种数量关系,是二八、三七、一九,都不要紧,就是一个少数跟多数的关系。但如果你把它改成叫“少数与多数法则”,那效果就差远了,显得不正式,太随意,不权威。

其次,数字表达还有很强的冲击力。例如有本书叫:《科学99.9%都是假设》,它说的是,咱大家平时以为科学都是严格证实过的,但事实上大多数的科学都停留在假设阶段,并没经过严格的证实。那要写这么一本书,书名是用“科学大多数是假设”好呢,还是用“科学99.9%都是假设”好呢?很明显,还是数字这个,听起来有冲击力。

另外,数字还有很强的概括力,像“四万万同胞团结起来”,十三亿中国人民给全世界拜年啦,这些说法我们都很熟悉,这些数字其实都不精确,但是表达效果很好,大家也都明白啥意思。如果非要用一个精确的数字,比如13亿7千6百五十三万几千几百……那不但说起来啰里啰嗦,大家听着也容易迷糊。

所以说,数字语言有很强的表现力。同样,在一些宣传、营销上,巧妙使用数字表达,也会获得很好的效果。比如下面这三招。
第一,巧妙使用数字的言外之意。既然数字也是一种语言,它有时候就会有种言外之意的效果。比如有个概念叫Web 2.0,这个概念,就很有意思。你想,既然叫2.0,那就是在说:过去的“Web”是“1.0”,未来会进化成“3.0”“4.0”。虽然过去其实没有过所谓的Web1.0,但是Web 2.0这样一个概念却产生了这样一种正在进行时的效果,产生了超出数字本身的效果。

再举个例子,生活中咱都可以用到这一点。比如,为了让大家准时,你跟大家说“6点53分集合”,效果就很好。因为这么说给人的信息是“集合时间不是7点,而是6点53分,肯定有原因,所以千万不能迟到。”这样大家准时集合的压力就加强了。

第二,同一个数字,换一个说法,会有巧妙的效果。这一点其实咱都经常用到。比如给球队拉票加油,你如果说:“各位球迷,本队目前战绩为一胜二平,请大家一定要来为我们加油”,效果肯定一般。那如果换个说法,我们球队目前三场不败,那这感觉,是不是很牛?

历史上,瑞典队曾经在对英格兰队 “43年保持不败”。乍一听,很厉害,但实际上呢,40多年来两队只交锋12场,瑞典队是4胜8平,成绩并没有“43年保持不败”吹得那么牛。

所以说,在用数字宣传的时候,可以“换个说法”,咋听着漂亮咋说。比如选举,你得票数是310万张,对手300万张,那你最好说,“得票数超过对方10万张”,如果说“得票率高出对手3个百分点”,那就露馅了。再比如行业竞争,你说你“市场占有率第一”,我就说我“顾客满意度第一”。不用管这顾客满意度是咋来的,只要能找到一个第一的数字,对顾客来说就是一个卖点。
第三,玩数字游戏还有一招,单位换算。举个例子,两家超市做促销,对手购物返5%,你预算费用有限,只能返2%,那怎么办?如果你注意力盯在回馈率5%、2%的百分比上,那肯定输了。这时你不妨换个思路想想。

你想啊,你的百分之二等于50分之1,平均算起来,所有客人都会获得消费金额1/50的奖励。那如果把50个顾客一组,每组把所有的奖励都给其中的一位,那总共费用是一样的。比如说,50位顾客的平均客单价是1000元,那平均每位顾客奖励2%,只有20元,50位顾客总共奖励是1000元;那如果把这1000元奖励给其中的一位顾客,那这吸引力就大多了。所以说,购物返2%听起来太小气,那我们就搞每50人一人免单,最高免单1000元,那花钱一样多,效果可就好多了。

所以说,数字有很多的表达效果,我们以后在做宣传、搞方案的时候,不妨多动动脑子,多玩些数字游戏,说不定就会有出奇制胜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皖ICP备15008148号-3 )

GMT+8, 2024-4-19 18:16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