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74|回复: 0

为什么中国茶叶没有大品牌

[复制链接]

自攻螺丝

发表于 2016-6-22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去各地的茶叶市场里买茶,绝对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面对几十甚至上百种的西湖龙井,你怎么选择?都叫普洱,茶饼的包装花花绿绿又大同小异,有什么差别?你会发现,这个规模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里,竟然没有一个国产大品牌,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来看,形成一个大品牌的基础是什么?是产品。好的产品应该是标准化、标签化的,让消费者容易理解和选择的。比如在建材市场里选择地板,你只要知道几个不同档次的品牌,就可以轻松地找到适合你的产品。但是如果让你去选择做地板的木材,恐怕就丧失判断能力了。咱们再来看茶叶,其实中国的大多数茶叶还根本谈不上产品,只能算是原材料,直接导致在这个市场里,想做个像样的消费者门槛太高。你需要学会辨别茶叶的产地、季节、采摘时间、炒制工艺、茶叶等级,你还需要会看、会闻、会泡、会尝……这种神农尝百草的功夫,还只是入门级。除非你是茶叶发烧友,否则你根本不知道买到的茶叶究竟值多少钱。这绝对是最糟糕的用户体验了。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文化。中国关于茶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茶禅一味”这四个字。但就是这四个字,基本上困住了所有产茶企业的手脚。你想想看,任何一样东西的文化特质,如果跟“禅”搞在了一起,那还怎么表达?根本没法说清楚,全靠参悟和自省。所以,当茶叶的文化变得跟中医一样玄妙的时候,你就会在茶城里产生一种莫名的自卑感和疏离感。而茶商呢,卖茶的时候总会拿出几个玄而又玄的术语,让你越听越糊涂,此时他们脸上还会浮现出一种莫名的优越感。这样的消费体验,会不会让你产生购买的欲望?很显然,这样的产品文化,恐怕很难打动新生代的消费者。

第三,再来说说茶叶作为一款产品的核心问题——品牌。咱们中国茶叶企业的品牌意识,基本只停留在茶叶的自然属性上,都是“产地+品种”的模式,比如西湖龙井、云南普洱、信阳毛尖等等。这确实是一种品牌策略,但是这个品牌不属于任何一家企业。在心理认知层面这些品牌价值连城,但是落实到真金白银的商业领域,这些品牌的价值几乎就被稀释的所剩无几了。你比如说,在杭州最大的茶叶市场——江南茶叶市场,满眼都是西湖龙井的包装,随你选什么茶叶,都可以装到西湖龙井的包装盒里。这样,西湖龙井的品牌价值就被稀释了。

你看,就因为上面这三个主要原因,咱们中国始终都没有出现一个非常成功的茶叶品牌。你可能会问,是不是茶叶这个东西的属性,就不太适合做品牌呢?当然不是。说到这儿,咱们就来举个反例,英国有个成功的茶叶品牌,叫立顿。人家现在已经成了大都市白领生活方式的代表符号之一。你比如说,它在都市里的广告词是:“在不太忙碌洒满阳光的暖暖午后,沏一杯立顿红茶、听听古典音乐、读读书……”听到这儿,所谓的小资情调就油然而生。这种英式下午茶文化加上白领的生活方式,让立顿横扫中国市场。也难怪国内有位生产茶叶的企业家感叹说,人家立顿一家公司的年总产值,竟相当于咱们中国七万家茶企的总和。

那问题是,为什么立顿能这么成功?归根究底,就是人家把茶叶作为一种消费品牌,做了全方位的推广和生活方式营销。它用标准化的产品,清晰的文化内涵直接、精准地告诉你,我们代表都市职场精英、我们代表事业成功而懂得享受闲适的生活方式。如果你向往这种生活方式,那么不用选了,立顿就为你量身打造。

所以你看,中国的茶叶之所以没有大品牌,是因为我们还没有习惯于“生活方式营销”的品牌建设思路。我们太习惯于就茶谈茶了,而不是针对某一类人群的特点,赋予某种茶一种独特的气质,再把它跟某一种生活方式连接在一起。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做品牌,太“实在”恐怕是不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皖ICP备15008148号-3 )

GMT+8, 2024-4-19 06:08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