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07|回复: 0

《西游记》是怎样成为名著的

[复制链接]

自攻螺丝

发表于 2016-6-24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古书分经、史、子、集四个部分,于是大多数人就以为:中国古代的书,全都可以被这四个类别囊括,而像《西游记》、《水浒传》这样的著名小说,一定也是属于这四个分类里面的。

而对中国古代文学了解更多一点儿的人,还会知道《四库全书》的“子部”下面,有一个“小说家类”。《西游记》不是古代著名的小说吗?那它一定被收录在《四库全书》这个“小说家类”里了吧?

其实啊,真不是这样,《西游记》不仅没有被收录在《四库全书》里,而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为《西游记》这些通俗小说归类是个让人非常头疼的问题。

最近,中华书局的编辑李天飞就写了一篇文章,详细解释了下这里面的门道。

首先,的确《四库全书》的子部下面,是有一个“小说家类”。不过这个“小说家”,和我们今天说的“小说”,其实是两回事。因为从汉代以来,图书分类上通常认为,“小说家”,出自“稗官”,也就是“稗官野史”的那个“稗官”。稗官是专门记录街谈巷议给皇帝看的一种官职。所以,传统意义的“小说”,其实更像是市井间流传的小道消息。这种小道消息,虽然未必都靠谱,但人家确实是当真事儿来记录的。

而像《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这样的大故事,已经是文学的再创造,肯定算不上是“小道消息”的记录了。当时人们管他们叫“市井话本”,或“通俗演义”。但因为《西游记》、《水浒传》这样的大故事,它们也的确是从一些“小道消息”逐渐扩充起来的,比如玄奘取经的一些趣闻、宋江造反的一些史实,等等。所以宋代以后,人们也管《西游记》这样的大故事叫“小说”。到了近现代,只要是这种像《西游记》一样,有故事、有情节、有人物的作品,人们就一并称之为“小说”。也就不管它们是不是从“小道消息”改编而来了。
那这里就得说说第二个问题,当我们讨论古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分的时候,其实有一个潜在的前提被我们忽略了:这四部分,其实更多的是精英文化。或者说这样分类,是精英阶层的知识结构。而大众文化、草根阶层的知识结构,有很大一部分,不在精英阶层的经史子集四个部分内。比如宋代以后,像《西游记》这样的通俗故事书越来越多,所以就面临了一个分类的严峻问题。本来高高在上、只读圣贤书的文人阶层一下子有点蒙圈了。像《西游记》这种根本分不进经史子集任何一个分类里面的书,该怎么归类?
第一个办法是根本不理,比如乾隆皇帝下令修《四库全书》,虽然有“经史子集”四库,但修书的时候还有一个原则:就是一定要文辞优美,典雅不俗。《四库全书》里所收的书,基本上都是给知识分子看的。像《西游记》这种通俗文学,是完全排除在《四库全书》之外的。

第二个办法是基于分类者的主观考虑,胡乱一塞。其实并不是古代所有的精英阶层都不关心民间小说,他们也零星地收藏一些,但并没有把它看作一个单独的门类。总的来说,这方面明朝人活泛些,清朝人比较死板。像明朝的《百川书志》就把《水浒传》算在史部的“野史”里。这种胡乱一塞,说不上有什么道理,只是编目录的人感觉哪一类靠得上而已。至于清朝的《也是园书目》,专门在经史子集之外,又辟出一个“戏曲小说”类,这就算很给面子了。即便这样,还是被一些人骂:你们竟敢收这种“闲书”,是可忍孰不可忍。

前面讲过,相比于明朝人,清朝人对草根文学、通俗小说是很鄙视的。所以《红楼梦》里,贾宝玉和林黛玉看《西厢记》,也要偷着看。这和我们课堂上把武侠小说包了教科书的书皮偷偷来看,没有什么区别。一直到近代,受了西方的影响,梁启超又提倡“小说界革命”。小说作为一种文学,才成了盖过传统诗词歌赋的大门类。于是历史上各种“小说”得以重新发现其价值。像《西游记》、《水浒传》这样的当年不登大雅之堂并且无处安放的文学,才一举跨入“名著”行列。

即便这样,晚清、民国时期,通俗小说在各大图书馆也是乱塞的,有的塞到史部,有的塞到子部小说类。直到中国的图书馆渐渐引入了现代的图书分类,才单列出“文学”这一类。以《西游记》为代表的,曾经无处安放的通俗小说,才有了自己合适的位置。
所以说,不要想当然地以为,《西游记》《水浒传》这些小说从一开始就被当成是名著对待的,它们也是经历了一系列的演绎和进化,才能成为今天我们眼里所谓的“名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皖ICP备15008148号-3 )

GMT+8, 2024-3-28 20:39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