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26|回复: 0

[语音]2016.08.20 赢《我就是为了赢》

[复制链接]

管理员

发表于 2016-8-20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罗胖微信语音
今天的回复关键词是一个字儿赢。我们的得到app的订阅专栏里有两个辨析概念的高手,一个是万维刚一个是李笑来。他们都在强调把我们日常用的概念反复打磨清楚,你观察世界的眼光马上就能升级。所以李笑来跟我开玩笑说,这才叫洗脑啊,把乱七八糟的脑子洗干净了?举个例子哈,一般人都以为爱的反面是恨,不对啊,爱和恨其实是一回事儿。爱的反面是平庸是因为平庸而没有爱的能力。再比如说玩儿的反面不是工作,而是无聊是没有当下的趣味和激情。再比如说王维刚最近写了一篇文章,说奥运精神奖重在参与这四个字到底啥意思。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输赢无所谓,锻炼身体就好,而是强调要赢,而且赢的漂亮,你看。不理解这个概念你就不理解奥运会。
今天您往下拖,给你看这篇可以让你恍然大悟的文章。赢。

今日微信推送云南最顶尖的松茸在这里
200元可以买到的好生活

家里女神好几位,平日送礼该如何选?


我就是为了赢
万维钢(同人于野)
         
奥运精神的演变
重在参与  误解  竞技
兴奋剂  赢  骑士  金牌
共计 2059 字 | 建议阅读时间 4 分钟

1
每到开奥运会的时候,我们就会在中文世界听到两种特别常见的反思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奥运会既然是个体育运动大会,它的最根本精神应该是强身健体,现在我们一帮从来不健身的人抻着脖子关注金牌实在太荒唐了,应该减少竞技体育投入,把钱省下来搞全民健身。
一种意见认为:奥运会本质上是欧美贵族玩的项目属于大爷找乐性质,最早特别强调业余性,甚至禁止职业运动员参加,我们中国这帮不是贵族的人,跟人凑什么热闹?更何况还是花国家的钱去凑热闹。
这两种意见都是错的。
七月底,因为俄罗斯兴奋剂事件,《纽约客》杂志发表了一篇非常不错的分析文章《兴奋剂与奥林匹克理想主义危机》:


此文重点说兴奋剂。但在我看来,作者非常好地梳理了奥运精神的演变,这对我们来说可能更有意思,而且我们还能从中思考一个更广泛的道理。

2
我们知道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是顾拜旦,那么他为什么要创办奥运会呢?是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吗?是为了让欧洲大爷找乐吗?
其实,顾拜旦创办奥运会的目的,是为了搞竞争,是为了选拔冠军,是为了让人找到赢的感觉
作为一个法国男爵,顾拜旦有感于其本国青年精神太“软”,想激发他们的竞争野性和取胜欲望,才创办奥运会。
参加比赛就是为了赢。在赢的这个过程中,在成为冠军的这个训练中,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性格气质 —— 这种气质既不是广场舞的“参与”气质,也不是高尔夫球的“休闲”气质,而是拼命争胜的冠军气质!
但是赢要赢得漂亮。所以顾拜旦才说:
The important thing in the Olympic Games is not to win, but to take part; the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is not thetriumph, but the fight; the essential thing is not to have won, but to have fought well.
这句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重在参与”。但顾拜旦的初衷是首先你得是来赢的,然后我要求你赢得漂亮,表现出拼搏精神,这种精神比赢还重要。
我们把这个精神的顺序给整个搞反了!一句“重在参与”,把整个前提给忽略了。既然是“重在参与”,我在公园跑圈不好吗,还上奥运会这来干什么?
顾拜旦所说的“参与”,是参与争胜,不是参与锻炼身体。
所以,奥运精神的初衷,就是“赢,还要赢得漂亮”这么一种古代骑士的精神。
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有贵族气质 —— 传统意义上的那种打仗冲在最前面,出了事儿敢担当,为了爱情敢决斗的贵族,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那种摆谱贵族。
所以我们这些观众看奥运最看重金牌怎么不好了?我就想学学运动员的拼命取胜的精神。我不把这个精神用来健身,我用在工作上挑战自我不是更好吗?
顾拜旦想让我们干的恰恰就是这个。

3
那么为什么早期奥运会禁止职业运动员参加呢?
这在中国的解释就五花八门了。我听到一个说法甚至说当初的“职业”是猎人以射箭为职业的意思 —— 我一个贵族大爷玩射箭,当然不愿意跟一整天打猎射箭的猎人同场竞技!
这纯属胡扯。
那时候的职业运动员跟现在的职业运动员是一个意思,就是以体育比赛为生的人
奥运会禁止这些人参加,根本上还是为了强调一种纯洁的争胜精神 —— 我们比赛是为了取胜,是为了挑战自我,而你比赛是为了钱,这境界能一样吗?
所以那时候奥运会的“业余”这两个字,既不是贵族的意思,也不是“课外活动”或者“全民健身”的意思,而是“不为钱”的意思。
有意思的是,那时候奥运会很敌视职业运动员,但是对服用兴奋剂却没有特别强硬的态度。各国运动员都是半公开地服药,根本没人管。
结果服药对运动员伤害实在大,而且也的确不符合“赢得漂亮”这个精神,才被全面禁止。

4
值得注意的是,“赢得漂亮”这个精神也慢慢发生了改变。改变的根本原因不是别的,是电视。
因为电视,奥运会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影响力越来越大,电视观众的需求也越来越重要。这意味着三点:
1. 运动员训练越来越专业化,政府就得给运动员发钱作为补贴,这时候再谈“业余”已经意义不大;
2. 观众想看最精彩的比赛,所以最终允许了职业运动员参赛;
3. 药检越来越严格,但是防不胜防,因为在商业化时代赢得比赛的诱惑实在太大。
这时候回头再看当初的奥运精神,就很无奈了。
但是自始至终,奥运会的最本质精神还是 ——  “赢”。
变的只是赢法越来越低级了,因为你能赢得的东西实在是越来越高级。
在这个商业化已经把竞技体育变成大生意的时代,连强调最初的“赢得漂亮”的奥运精神都很无奈,如果我们还在把竞技体育跟全民健身混为一谈,是不是就太荒唐了。
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的关系,约等于诺贝尔奖和农村医保的关系 ,应该归不同的部门管,从不同的渠道拿经费,取舍不到一起去,基本没关系。

5
我们还可以从中思考这么一个道理:不管你的初衷是什么,这个东西一旦发展壮大起来,牵扯到巨大利益,这个初衷就肯定无法保全了
大学不就是这样吗?国家最初设立大学是为了选拔优秀人才,培养他们,让他们将来为社会做贡献。那么我们肯定希望上大学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那时候,如果听说有人不好好读课外书、参加社会实践、做好人好事,一天到晚就研究怎么考试,上大学就为赚大钱,我们的反应是不是跟当初国际奥委会反感职业运动员一样呢?
可是当上好大学对人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你如果不是一天到晚准备考试反而不正常。
纽约客的文章只是讲了这么一个现象,完全没说“该怎么办”。事实上可能也没办法,就好像科学家面对物理现象一样,不管你喜不喜欢,它就是这样,就要按照自己的规律往前走。

此内容归罗辑思维团队出品的「得到」APP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合作请联系 iget@luojilab.com
         
“重在参与”,不是随便掺和,而是人人争先。
类似的误解还有很多。比如:
女孩子说不贪图你的钱,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终生潦倒。
公司说不考核你的业务,并不意味着你就应该不知上进。
自由仅仅是一个起点。
此后,自由有三种命运——
1. 成为懈怠的借口。
2. 成为尝试的助力。
3. 成为恶行的机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皖ICP备15008148号-3 )

GMT+8, 2024-4-27 01:23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