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10|回复: 0

[语音]2016.08.28 外交《那些真实而又不为人知的“秘密外交...

[复制链接]

管理员

发表于 2016-8-28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语音]2016.08.28 外交《那些真实而又不为人知的“秘密外交"》
罗胖微信语音
外交
今天的回复关键词是外交。最近我看到几篇文章分析特朗普和希拉里到底谁当上美国总统对中国会是好事儿。分析的依据就是他们的竞选言论。这让我想起一个笑话啊?说有一户人家,孩子不好好睡觉各种哭闹。当妈的就急了,说你在弄我就把你扔出去喂狼。结果门口刚好有一只狼路过一听有这种好事就不肯走了一直趴在门口等。结果那孩子哭了一夜也没有被扔出来,狼抹着眼泪儿说呀,这帮人类啊真是一点信用也没有啊,你看哈,一个组织内部的对话无论他说的是什么,外部的人都不能当真一当真不是人家骗你呀,而是你自个儿幼稚。在互联网时代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种话都在公开说各种传播都没有边界。如果你只接受信息本身,而不考虑语境实际上你啥都没听到。
今天您往下拖,给你看一遍毁三观的文章。外交。

今日微信推送
三分钟,升级你的三个科技观念
随身带一本书的人,让我们相认吧
为自己赢得加速度
那些真实而又不为人知的“秘密外交”
陈兴杰
         
秘密外交与公开外交  卖国贼
梅特涅  纵横家张仪  顾维钧  基辛格  
中国特色的外交辞令
共计 3672 字 | 建议阅读时间 8 分钟

01
19 世纪,欧洲最有影响力的外交官梅特涅,凭借其手腕为奥地利赢得与其虚弱国力不相称的利益。
不过,梅特涅总是摆脱不掉诡计多端的声名。据说他刚刚出使巴黎时,拿破仑不屑和他见面,梅特涅不惜勾引皇帝的妹妹波利娜·拿破仑,通过“情妇外交”的手段,拉近和拿破仑的距离。
在维也纳会议上,梅特涅对各国君主是极尽阿谀奉承;背地里,却见风使舵,又拉又打;还经常把小国代表关在门外,在书房大搞秘密外交。
梅特涅曾当面对晚辈俾斯麦说:“说真话是对自己的不忠。”可见,作为外交人员,梅特涅毫不讳言,他是以谎言为生。

02
在中国战国时期,也有一位这样毫无底线的外交家 —— 纵横家张仪。
张仪当年出使楚国,向楚怀王承诺,只要撤军与秦国修好,并与齐国断交,便将六百里商於之地双手奉上。
受欺骗的楚怀王听信其言,果然与齐国断交,却没有得到报酬。之后,张仪装聋作哑,声称只答应割让六里土地。楚怀王大怒进攻秦国,被扣押在武关之盟。在秦楚之战中,楚国可以说完全败于张仪狡诈的外交。
以各种标准说,梅特涅、张仪都是很有争议的。他们都是秘密外交的高手。秘密外交这个词,现在也受到很多人的误解,它的正面价值,值得为之澄清。

03
事实上,秘密外交并没有那么不堪。近代以前,外交通行的规则都是秘密外交。
这看起来太丑陋了,国家大事怎么可以不让民众知道?由几个外交官在那里讨价还价操办,未免太荒唐吧?如果外交家卖国怎么办呢?
秘密外交的核心不是外交家决定结果,而是外交家掌握过程,具有高度灵活性。外交家出使,可以说代表君主谈判,无所顾忌,便宜行事。为什么是这样?
因为外交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并且充满了临时性、随机性、偶然性,不仅要交给专家去办,还要相信他的应变能力。秘密外交的核心,就是信任本国外交家的能力。不论是本国统治者,还是民众,都不能站在边上横加干预。
大外交家顾维钧在回忆录中写道:
有一次,时任民国总统的曹锟听到有人要干涉外交事务,他立刻沉下脸来说:“老弟,你什么时候开始学的外交?因为我不懂外交,才请顾先生来当外交总长。顾先生办外交有经验,我把这摊工作完全委托给他,你们为什么要出来干预?这件事应该完全由顾总长决定。”
由于总统回答得很干脆,其他人都不作声了。在这件事情上,曹锟的做法就很妥当。
所谓外交,无非就是妥协,就是交易 —— 否则就不存在外交谈判。这些妥协和交易,只适宜在密室筹划,包括利用外交家个人才能、熟人友谊资源、当时环境压力,施加综合性的影响,以换取最好的外交成果。
秘密外交,通常是君主制定底线,过程完全不问,给予外交人员最大发挥空间,最后再把外交成果拿回来,签字盖章。如果对这次外交成果不满意,只能寄希望于下一次努力。外交是一个持续博弈的过程,进展往往比一次博弈的结果更重要。
很多人不理解这一点,总希望国民也能参与外交,甚至生怕“外交人员卖国”。
最典型例子莫过于 1919 年巴黎和会。其实那次和会上,中国外交代表团也在据理力争,努力为国争取权益。无奈国力太弱,只能委屈求全,结果在国内被骂得狗血淋头。各界爱国群众纷纷上书,施加外交压力,给出使巴黎和会的代表团造成了很大麻烦,最后反而落得损失惨重。
这个过程,罗胖曾经在一期《罗辑思维》节目里讲过,那期节目叫《卖国贼的战场》

04
现代外交,形式上基本已经废除了秘密外交。大量外交会议,都是全程公开报道,甚至是电视网络直播。外交人员经常要像明星一样,置于国内民众的监督之下。每一天的外交进展,立刻登上第二天头条新闻。(当然,纯粹透明的外交是不可能的,秘密交易永远存在。)
抛弃秘密外交看起来是个进步,但事实上它让国家间关系更加紧张,难以调解。
想想看,当每一条最新进展都被传播到互联网上,供各路时评家点评,各种民众争吵,写文章评论,形成舆论压力,这会给外交家造成多大困难?按照很多民众意见,“外交无小事”、“不惜一切代价”、“妥协就是卖国”,外交就会变成闹剧。
真正富有手腕,有能力的外交家,会变成愚蠢暴民眼中“卖国媚外”的卖国贼。最强硬、不顾现实、毫无妥协和交易手腕的狂徒,他们就会“卖直求荣”,一味讨好愚蠢民众,甚至不惜牺牲真实的国家利益。
从这角度说,巴黎和会期间,雪花般的电报飞向中国,以近乎直播的形式报道中国外交进展,并不是什么好事。它只能使外交官受到诸多掣肘,没有办法灵活处理、应对自如。中国的外交利益,其实受到了很大损害。

05
我曾经看到一本传记,对一句话印象深刻:电报终结了古典外交。这句话值得细说。
梅特涅生活的 18 - 19 世纪,是古典外交的巅峰时期。那时国际法已初步建立,外交来往频繁,外交官们权限很大。他们尔虞我诈,施展个人才能,发挥外交手腕,对国家利益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那个时代,外交部长、外交大臣在各国政府内阁都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大臣” ——
  • 汉语词汇里的“总理”,它在清朝时期的最初意思就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外交部长之意。
  • 很多人一听“美国国务卿”这个名字,以为是美国总理级别的人物,主管美国行政大事。实际上,美国行政大权由总统掌握,国务卿的真正职权正是外交。美国国务卿的衙门,其实就是美国外交部。

可见,近代职业外交官达到的辉煌顶点,给今天政治带来了多么深刻的影响。
电报终结了古典外交,这是什么意思呢?
无线电普及以后,原本前方独当一面的外交官,他们的一切判断和决策,都要时时地向国内汇报。尤其是在高度集权的新型国家,比如苏联和中国,外交官只是本国最高决策团体的传声筒而已。同时,前线外交也大受后方舆论干扰。
无线电报、电话、互联网,大大限制了外交家的发挥。外交官只是一介驻外干部。即便他再专业,再有能力,再熟悉情况,再有更好的计谋建议,却无从发挥,只能听命于几千公里之外的吵吵嚷嚷,一纸命令。这到底算是好事,还是坏事?
不管怎么说,秘密外交的时代过去了。

06
秘密外交已经过去,现代外交离普通民众很近。民众普遍不懂外交,可是他们能随意评论。这迫使现代外交生出一大堆令人啼笑皆非的外交辞令。很多人觉得搞笑,实际上只是不懂外交之慎重。
网上有一份解读“中国特色的外交辞令”,我举几个例子,先说外交开会:
坦率交谈 —— 分歧很大,无法沟通
交换了意见 —— 会谈各说各的,没有达成协议
充分交换了意见 —— 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吵得厉害
增进了双方的了解 —— 双方分歧很大
我们持保留态度 —— 我们拒绝同意
—— 这些是网友总结出来的,据说可信度还挺高。
再说说两国关系的外交辞令,也很有意思:
遗憾 —— 不满
表示极大的愤慨 —— 现在我拿你没办法
严重关切 —— 可能要干预
不能置之不理 —— 即将干涉
我们将重新考虑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 —— 我们已经改变了原来的(友好)政策
由此引起的后果将由**负责 —— 将采取报复措辞甚至诉诸武力(也可能是虚张声势)
当然,中国外交术语里最恐怖的黑话,应该算是“勿谓言之不预也”,意思是 —— 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中国外交部门几乎不会使用这句话,一旦使用,基本已经摩拳擦掌,随时要动武。1960 年代和 1970 年代,分别针对印度和越南,《人民日报》曾经两次发表文章,提到这句话。基本等同于宣战暗示了。

07
外交部人员经常会答非所问,让人不知所云。比如发言人总是说我们“注意到……的表态”、“我们注意到……的报道”、“我们将继续关注……”等没有什么意义的话,好像总在说废话。为什么要这样子呢?
原因有三个:
一、公众外交时代,既要让普通民众参与,还要进行外交沟通、表明态度,不得不使用委婉、含蓄、模糊的词汇,否则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争端。
有些问题本来就没必要说,“一句无可奉告”太生硬,于是绕点弯子,多说些废话,应付过去。有些信息传达,需要声东击西,在话里话外留下弦外之音。这样做既能使外交公开透明,还能应付场面,游刃有余。
二、一切外交都要基于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往往具有天然歧异性,外交双方既然坐到谈判桌上,就应该更多看到共同利益和对方的利益诉求。即使存有分歧,甚至发生冲突,也应该为现场留面子,进而也就为将来创余地。把话说得太绝,甚至撕破脸皮,可能将来连后悔药也没得吃。
因此,外交话语通常含义模糊,尺度泛围很大,方便于将来扭曲。
三、国家是“铁打的营盘”,外交人员只是“流水的兵”。他们懂得为现场留面子,为将来创余地,自然也就很容易在分歧甚至冲突时莞尔一笑,打一些官腔,说一些套话,甚至也面向未来制造一些美好气氛。
如果说废话,外交辞令的确是“伟大的废话”,它的伟大是在于为双方的分歧进行一些玫瑰色的包装,为将来预留甚至开辟门道。

08
《上海公报》中,美国方面对 “一个中国”和台湾问题的声明,或许称得上是现代史上最厉害的外交辞令了  ——
美国认识到,海峡两岸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既明确承认了“一个中国”及“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维护了中国政府尊严;同时又通过“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的限定条件,赋予了美国方面以退路。尽管这里面包含着中国政府部分妥协,却符合当时条件下,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选择。
据说,这句话是基辛格构思出来的,周恩来称其为“一项奥妙无比的发明”。

09
有一些“爱国青年”,他们总是嫌中国外交“过于软蛋”,“说话不够强硬”。他们期待中的外交官员,是天天喊狠话,放嘴炮(想想,世界上确实有这一种国家,那就是朝鲜),成为言论明星。
可以想一下:外交是多么重要,同时也是多么专业,它需要低调行事,小心谨慎。即便到现在,很多外交原则也不应该放弃,“干实事胜过说狠话”、“里子比面子更重要”。

本文由作者 陈兴杰 授权罗辑思维独家发布。商业转载请取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罗辑思维”。
               
公开做事,难免被庸众绑架。
秘密做事,又常遂枭雄之心。
这似乎是民主政治的两难。
但实际上 ——
1. 民主不仅是一种理想,民主还是一种技术。民主的理想强调主权在民,民主的技术遏制庸众的泛滥。
2. 民主必伴随法治。也就是搞清楚什么需要投票,什么只讲规则。
3. 民主的水平取决于民众“观念的水位”。推动水位上升,须积点滴之功。
所以你看,并没有什么两难。
只有一个方向上漫长而艰难的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皖ICP备15008148号-3 )

GMT+8, 2024-4-26 21:48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