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小豆 发表于 2016-3-16 10:06

罗胖被评“内容鼻祖”,好内容才是罗辑思维的核心竞争力

http://image.sowm.cn/3yaYNv.png
罗胖在昨夜发了一条朋友圈,那条朋友圈在一夜之间就以截图的方式在罗友圈里迅速传开,可见罗胖作为最具话题性人物的影响力,至少到目前来说还是存在的。先给大家看看罗胖深夜发的这条朋友圈:                                    ▼http://image.sowm.cn/u2yURv.jpg
不过运气的确重要,也不要太当真了,被同一运气光临的人成千上万,却只有一个雷军,也只有一个罗胖,所以罗胖一直忽略强调的一个成功因素是洞察力。没有洞察力,机会就在眼前,风口就在脚下都未必能够把握得到。
在我印象中,罗胖曾经是一个唱衰罗辑思维的人,在去年年初就已经在觉得罗辑思维快要不行了,甚至都想着最后怎么能从罗辑思维全身而退,保存晚节。
罗胖认为这个时代的商业环境变化得太快,已经不在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而是“两三年河东,两三年河西”,所以他觉得罗辑思维再风光也不过两三年。
唱衰自己开的公司没什么不好,像马云每年都觉得阿里巴巴正处于最难的时期,马化腾害怕自己几个月不管公司,腾讯就要破产。相反这是管理者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如此就能被倒逼着不断去创新。但罗胖最初说要适时退出罗辑思维的说法确实伤了很多罗友的心。
不过后来罗胖觉悟了,作为罗辑思维的创始人,自己要退出罗辑思维的言论毕竟影响不好,于是后来就矢口否认,并提出“时间的力量”,并表示坚持死磕至少十年,并且顺势推出“时间的朋友”跨年晚会。可见在这时候,罗胖已经成长为了一个企业家,因为企业家是不能只顾自身的成败,所以后来罗辑思维融资做大,并且宣布要做到上市。

罗辑思维从这几年看来,是非常成功的,也成了很多媒体人竞相模仿的对象。不过从罗胖昨晚那条朋友圈来看,他觉得罗辑思维的将来会越来越难,一个原因是整个新媒体行业越来越饱和了,微信作为创业窗口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另一个原因则是罗辑思维的盛极而衰。
罗胖讲了一个矛盾,即“理论上的衰减”和“每天净增一万用户”的矛盾,这个千万不能当真,对于一个666万用户的号,一天净增1万用户,实际上成长速度已经非常缓慢了,说明罗辑思维的内容创造已经渐渐定型,不再给人一种新奇的感觉,故而不足以再吸引市场眼光了,不过这也说不清楚是好是坏,至少罗胖在踏踏实实地做内容。
在最初的时候罗胖宣称罗辑思维不做APP,因为觉得利用微信这个现成的平台,成本低,收益大,完全没有必要重新搞一个APP。但大家都知道,罗辑思维后来还是做了一个APP,叫“得到”。
当我知道罗辑思维要做APP时,我感觉罗胖的想法相较最初一定发生了一些改变。这份改变,也一定是基于公众号这块日渐饱和、罗辑思维用户的增长将越来越困难的预测,所以才做APP,用另一种形式创造干货内容,也已经成为罗辑思维和用户产生链接另一个重要的窗口。毕竟APP的流量是不容易被抢走的,现在来看,罗辑思维这个APP是做得很成功的。
罗辑思维依然执新媒体之牛耳
做新媒体的人,基本都会关注的两个公众号,一个是微信公开课,另一个就是罗辑思维了。罗辑思维在公众号这块做得非常成功,几乎可以说是很多同行借鉴的教科书式的案例。
罗辑思维以敢想敢玩精神和玩得起的执行力,一直在不断开阔新媒体同行们的眼界。在罗辑思维所做的很多玩法,从最初奇葩的会员招募到后来的跨年演讲,在很多人看来都是难以想象的,但罗胖竟然能玩得风声水起。

最初先是号称“史上”最无理的会员制度,收走了会员费,且不承诺任何的回报,即使这样会员席位依然显得分外抢手,罗辑思维的付费会员最后达到六万六千个。去年年末罗辑思维的会员通道已经关闭,却也允许会员席位在市场上进行流通,据说铁杆会员的转让价格升到了数万一个。
现在很多公众号有会员制度,却更多像是在交易,卖方要向买方说好购买了会员之后能够得到什么什么,而买方觉得划算才掏钱买会员资格,市场上在也没有出现过罗辑思维当年那样霸气招会员的案例了。
罗辑思维的会员为什么会这么抢手?因为罗胖贩卖的实际上是一种商业价值观,现代人太需要这种价值观认同了,而一旦某种价值观得到认同,人们是非常乐意为之掏钱的,因为这是一种标榜自我的方式,比在朋友圈里晒吃晒风景总要高级些。
罗辑思维现在在同类型的公司中,估值最高,因为其变现能力最强,而且是通过非常健康的卖货的方式来变现。以前一直都听说微信要做电商,但基本上是雷声大雨点小,谁也不知道在微信环境里怎样才能把电商做起来,直到罗辑思维的出现。罗辑思维告诉你,做微信电商,你要先用价值观圈住一群人,然后树立起逼格,自然就会有人来买你的货了。
罗胖对罗辑思维的定位,从一开始就定为卖货,而坚决不做广告,即使面临巨金诱惑的情况下。在罗辑思维只有三百多万用户的时候,曾有公司出两百多万,希望能买下罗辑思维一条主推推文,罗胖和脱不花咬着牙拒绝了,坚决一点一点地从卖货做起。
即使是现在,整个公众号市场中绝大部分的大号都在靠广告赚钱,唯有罗辑思维一枝独秀。罗胖曾经说罗辑思维太孤独了,放眼整个市场都没能找到靠卖货赚钱的同行。卖货的确是最健康的方式,但问题是这种方式太难了,我所知道有好几个大号,也想往微商方向转型,却生生没能成功。
在任用人才方面,罗辑思维更是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榜样,鼓吹互联网最热烈的是罗辑思维,最追捧年轻人的也是罗辑思维。
罗辑思维上上下下,除创始人这几条老腊肉之外,其他员工几乎全是90后的小鲜肉。在传统企业看来难堪大任的90后,在罗辑思维这儿却是成事的关键。现在互联网行业,尤其是做公众号的公司招员工时,有偏爱90后倾向,这和罗辑思维对90后的追捧不无关系。
罗胖和CEO脱不花一直在刻意地把公司做成平台化,不打卡,不固定上班时间,不惜花巨大代价俩储备那些处于“创业态”的年轻人,为他们提供平台资源去做项目,让员工有那种为自己奋斗而不是为谁打工的感觉,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我一直觉得,在本质上罗辑思维可能是中国本土最接近Google的互联网公司。
罗胖当选十大“网红”,被评为内容鼻祖
有人说,2016年是个人品牌的年度,也就是网红开始爆发的年度。什么是网红?徐小平对网红有一个这样的定义:网红是人类第一代不依赖任何权威机构认证就能树立起权威的人。徐小平还自夸为投资界的网红,夸罗胖为知识界的网红。
徐老师是不是网红不好说,但罗胖还真就被选为了十大“网红”人物,被评为“内容鼻祖”,这十大人物中还包括王思聪,papi酱,咪蒙等红极网络的人物。

倘若套用徐小平的定义,罗胖的确算是一个正儿八经的网红,只不过他同时被评为“内容鼻祖”,不知道罗胖认不认这个称号。
在我的印象中,罗胖不止地说“内容为王”是一句鬼话,并且援引南方都市报的例子来支持他的观点。然而在另一个方面,罗辑思维在制作内容上却有极高的标准,罗胖曾多次因为视频中出现一点小差错而对制片人大发雷霆。所以在我看来,从罗辑思维的例子来看,反而说明“内容为王”从来不是一句鬼话。
罗胖从来就没有公开承认过罗辑思维是靠做内容起来的,另一方面却处处标榜说罗辑思维没有花任何的费用用于推广,更没有花任何的购买用户的行为,每一个用户都是靠吸引得来的。那问题就来了,内容不做好,怎么能吸引得了用户?难道看一个胖子耍猴戏能吸引六百多万的用户?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罗胖称商业实际上是稀缺价值的创造过程,所以罗胖在做罗辑思维的过程中,不断问自己两个问题,一个是“做的有价值吗?”“价值是稀缺的吗?”能满足价值稀缺这个条件的内容,就是绝佳的好内容。
有很多人觉得,罗辑思维是一家人格驱动型的公司,用户光顾罗辑思维的生意,主要是因为喜欢罗胖这个人,甚至我听过很多创业的朋友说,如果罗胖出个什么问题,如嫖娼或者来个暴毙什么的,罗辑思维整个就会垮掉,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错觉。
固然罗胖的人格魅力是罗辑思维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但我们经常忽略掉的是其背后的内容策划团队。其实我个人觉得,罗辑思维最核心的竞争力,其实还是在高含金量的内容上,况且,罗辑思维要成功上市,最终一定是要淡化罗胖人格的影响力的,一家公司的成败全系于一人之身,风险是非常大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罗胖被评“内容鼻祖”,好内容才是罗辑思维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