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88|回复: 0

[语音]2016.09.07 努力《王烁:终生投资是自己的事,别交给...

[复制链接]

管理员

发表于 2016-9-8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语音]2016.09.07  努力《王烁:终生投资是自己的事,别交给别人》
罗胖微信语音
努力
今天的回复关键词是努力。有一个段子说人一生中看到的最激动人心的小纸条是啥嘞,嘿嘿答案不是求爱信哪。而是考试作弊传来的小纸条儿呵呵。我见过的最牛的考试作弊是把答案纸搓成小球。扎在针上用线拖着从教室的第一排传到最后一排。你想设计这么个复杂方案还要冒风险其实也挺难的。哎真是那句话说的好哈,人为了躲避努力是可以做一切努力的。努力本来就分两种吧。一种是短期见效的比如说考试作弊,一种是长期见效的比如说好好学习。所以啊,人不是不愿意努力啊,而是很难在漫长的时间中等待努力的结果。今天的给大家看王烁大学问的最后一篇免费文章就把这个道理讲到了个人投资理财当中。从明天开始这个专栏的订阅用户就要跟随王烁踏上美国名校的求学之路了。
今天你往下拖,祝你们有收获,今天的回复关键词,努力。

引言

此篇文章是为《王烁大学问》做预备的极简金融课的第三课。不论你是什么学历、背景、收入多少,想做个能自立的现代人,这里的金融常识你必须知道。戳此学习第二课

今日微信推荐

为啥 80% 的明星员工成为不了优秀经理?

30个行业风口,30支科技概念股,这些机会只给明白人

99 元,如何送一份走心的礼?


降低投资成本 薅羊毛 大拇指定律
泡沫和危机 保持清醒
共计 1939 字 | 建议阅读时间 4 分钟
01
一生的投资安排这件事,无法外包。
首先,投资的是你的人生,你的人生必须自己把握,无法交给别人。没有人能真正承担这个责任,胸脯拍得山响抢着要担责的,那是骗子。
其次,你只致力于获取市场收益,于是必须控制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够不够低,决定这套策略是否可行。数十年的投资周期中,初始差以毫厘,结果谬以千里。
以今天中国金融市场上的投资工具为例,你去买个资管产品,后面是保险公司、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各种通道的层层嵌套,每一层都自称给你带来价值,但唯一确定的事情是层层薅羊毛。
更何况,羊毛出在羊身上,羊毛被层层中介薅走一大半,你只拿到一点,而羊却已不堪搜刮。要是承受不住了,你怎么办?
变造一下巴菲特讲过的笑话:
原来我自己买卖股票好好的,来了个投资银行家说给我出主意,给点好处就行;又来了个基金经理说给我管钱,给点好处就行;再来了个基金的经理,说给我找替我管钱的人,给点好处就行;最后来了个麦道夫,故事讲完了。
再次,跨越人生的指数化组合长期投资,知易行不难,门槛不高,不需要复杂的金融知识、专业的操作手段。那些只属于大机构的秘密武器,你一样也不需要。
你只需要洞察力与坦然兼备的常识性智慧,而这些只能靠自己。如果这都要外包,别人有什么理由不鱼肉你一把呢?
本文由罗辑思维独家发布。
02
讲点悲伤的事。
你早早储蓄,作指数化组合投资,短期再平衡,长期调整配置比例,前面讲的你都做到了。那么,你一定能战胜通胀保有自己人生努力所得吗?
首先恭喜你,你已做到大多数人所不能,你比他们更有机会保护自己;然后抱歉,答案还是不一定。
个人的人生曲线叠加到市场周期、经济起伏、全球兴衰多重体上,哪里还会有什么确定无疑的事情?命运无常,会带来两件少见但关键的事情:泡沫和危机。
大拇指定律说,市场 95% 的时候是正常的。可是,剩下那不正常的 5% 却是最关键的。
可能有人认为如果扣除掉泡沫期的收益和危机期的损失,市场的能见度和稳定性将高很多,但现实不是这样。不管是因为幸运还是机智,泡沫和危机中的表现仍然是决定长期投资收益率的重要因素。
以哈佛和耶鲁校产基金为例,这两个最优秀的永续型投资机构在 2008 年金融危机中损失了三成。那些没有这两家巨人的持久力被即时洗白的投资者,不知凡几。
泡沫与危机,对应着顶与底。预测顶底是人之常情,做这件事却是愚人金(愚人金原文是 fool's gold,是英谚,指像金子一样金光闪闪却没有价值的石头),金光闪闪却毫无价值。
好在,你虽不确知何处是顶何处是底,但总能知道大体身处哪种市场状态;预测未来的天气是不大可能,但为雨天备伞这件事却没有那么难。别预测,做准备。
这里正是你最大的优势所在:准备有其成本,市场疯狂的时候你不跟着疯,即使短期内可能会付出代价,个人也比机构更能承受这代价。
投资持续你的一生,你唯一需要战胜的基准是与你一生对应的那个通胀水平。机构则不行,三个月跟不上他们自己那个小世界的基准,立即就有饭碗之忧。这么多聪明人扎堆的一个行业,却做了那么多蠢事 —— 因为屁股决定了脑袋。
泡沫和危机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罕见。仅过去这数十年中,几乎每十年就有一场泡沫及其破灭带来的危机。如果你的投资从 20 岁持续到 70 岁,那么平均会经历五次泡沫、五场危机。
将视野拉到如此之长后,你会发现它们中绝大多数,事后看没有身处其中时感觉那么可怕。指数化再平衡组合投资在长期中能战胜通胀的各种数据,证明了这一点。
真正可怕的是你投资生涯经历的那最后一轮泡沫 — 危机事件。好比你与市场重复博弈,每轮都合作,麻痹你,养肥你,最后与你摊牌,你一把赔光,再没有下一次机会。
越到人生暮年,越不能参与泡沫。你永远不能放弃警惕,不能放弃思考,不能放弃决断,哪怕指数化再平衡组合长期投资这个策略帮助了你一辈子,也要做好及时抽身的准备。
与此相对,对年轻人来说,如果一上来就抄了个顶不要绝望,也不必执着于去抄到底部,投资人生还有四五次底顶在未来等着你。慢慢来。
爱因斯坦说,要简单,但不要太简单。极简金融课,没有太简单。
本文由罗辑思维独家发布。
03
最后的最后,推荐一本书。大卫·斯文森( David Swenson )的《非常成功:个人投资的根本之道》( Unconventional Success: A Fundamental Approach to Personal Investment )。
斯文森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宾的学生。他长期主持耶鲁校产基金,以远低于市场水平的薪酬,获得远高于市场水平的长期收益,并改变了美国大学校产基金的投资风格,影响极大。
这本书是斯文森特地写给散户的,核心告诫就这一句话:非专业投资者参与市场的惟一办法,是跨产品跨地域的多元化指数组合长期投资。
同时,他在书中梳理了各主要资产类别的长期收益率、波动率,资产特点,方便投资者根据自己的期望作出相应的组合。
如果关于投资只读一本书,那就读这本。

《极简金融课》,到此就告一段落了。
如果你对金融课感兴趣,希望进一步了解,欢迎订阅我在「得到」app 上的专栏《王烁大学问》,留言与我交流。感兴趣的人够多的话,我会接着写进阶课,细谈泡沫与危机。

此内容归罗辑思维团队出品的「得到」APP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合作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总结一下本文 ——
1. 投资这件事,除了信自己,谁也不能信。
2. 风险这件事,除了做准备,啥也做不了。
每个人的时间轨迹,都是一根无法复制的线条。
兀自穿越所有。孤独承担一切。
相逢只是偶然。离别倒是宿命。
王烁说 ——
“只需要洞察力与坦然兼备的常识性智慧。”
天底下还有比这个更难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皖ICP备15008148号-3 )

GMT+8, 2025-10-31 00:14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