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83|回复: 0

2013.06.10

[复制链接]

管理员

发表于 2014-2-14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罗辑思维微信]国家与玫瑰2013.6.10
罗胖

高考终于结束了,恰好昨天我录了两期《罗辑思维》的视频,其中就提到了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今天先剧透一个观点给大家——科举制度呢,没有那么简单,它不仅是一个公务员的选拔制度,它也不仅是造成了中国社会阶层上下之间的自由流动,它还有一个妙用啊,那就是让古时候的人才,在得意和失意的时候,丧失了一个具体的表达感谢或者发泄愤怒的对象。因为那个时候官位很少啊,但人才会很多啊,如果是由皇帝或者官员出面来选拔,那没选上的人就会恨你,对社会的稳定不利。

所以科举制度就是让政府或者皇帝本人处于一个只栽花不栽刺儿的位置,考得上,是运气,考不上,你除了怪自己,你谁都怪不着,所以一个优秀的制度设计就是这样,它扎根在每一个普通人的心里深处。

今天回复“普通”两个字,给各位看文章。


国家与玫瑰

熊培云



尽管历史充满残酷,但它又是那么多情。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古罗马时期。当罗马军队带着葡萄的种子到达位于高卢的博讷(今法国博讷)时,发现这里充沛的阳光与肥沃的砾石土地特别适合种植葡萄,于是他们便和当地农民一样,边种植葡萄边酿酒三年后,当军队要开拔时,有近半的士兵留了下来,因为这里的葡萄美酒俘获了他们的“芳心”、为此,查理曼大帝后来不得不颁布法令,禁止军队经过博讷。在临终时,他还说:“罗马帝国靠葡萄酒而昌盛,又因葡萄酒而毁于一旦。”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巴黎玫瑰”的。1942年5月,当德军进驻巴黎时,卖花姑娘洛希亚看到平时生意兴隆的花店竟然没有一个人来买花,心里十分难受。她不是担心凋敝的生意,而是担心大家沦落的生活。于是,她将店里所有的玫瑰花和她从别人店里买来的玫瑰花一起打包,送给左邻右舍。


洛希亚的行为感动了大家。第二天早晨,驻扎在香榭丽舍大街的德军发现,几乎所有的巴黎女人都手捧鲜花,面带笑容,眼里没有一丝绝望的神情。


当时法新社记者以“玫瑰花的早晨”为题报道此事,给了远在伦敦的戴高乐将军和战士们极大的鼓舞。十年后,戴高乐还专门找到了洛希亚,并且将她称为“巴黎的玫瑰”。


这是两个意味深长的故事。前者,平民的生活愿望征服了政治野心;后一个故事则表明,即使枪炮压倒了玫瑰,生活仍是可以选择的,人们可以选择站在玫瑰一边。你可以摧毁我的美好生活,却不能摧毁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没有比生活更古老的过去,也没有比生活更高远的未来。无论经历多少波折、困苦与残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寻,亘古如新。


罗胖曰:

平民的日常生活总是能够消解各种宏大叙事的戾气。

但宏大叙事的戾气总是要侵入平民的日常生活。

说个煞风景的事儿吧:1945年,当巴黎解放的时候——

很多和德国人谈恋爱的巴黎姑娘,被剃光了头,游街示众。

尼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皖ICP备15008148号-3 )

GMT+8, 2024-4-27 17:59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