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16|回复: 1

[语音]2015.10.31 竞争《牛和人,谁是谁的奴仆?》

[复制链接]

管理员

发表于 2015-10-31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罗胖微信语音
竞争
话说台湾有家高档百货商店的广告在广告界很有名哈,那词儿啊就一句:“在时装店里展示头脑,在书店里展示时装”。诶这句词之所以好就是因为他利用的人最普遍的那种好胜心和分别心嘛。再比如说,读书虽然是一件好事儿,但是说句老实话,很多人读书除了求知之外还有一个隐秘的动机啊,就是在社交过程中,用谈吐和见识把别人给比下去。这没啥不好意思承认的,这就是事实。就像我们正在卖的那套郑也夫的书,其实我们并不是想让大家了解什么社会学,而是因为这几本书里面到处都是对世界的独特的解释。那这种解释你要是积累多了,同样看到一个事物或者现象,你的解读就不是俗知俗见,而是别有一种高度啊。所以读书不是纯粹的求知,读书本身就是积累社会竞争力。
那今天您往下拖,给你看一个例子。
郑也夫

我留学美国时,曾造访一个家庭农场。叔侄二人的最终产品是牛奶。他们种植和收获玉米及青饲料,每日喂牛和挤奶,还要配种和繁殖下一代奶牛。他们过得充实惬意,收入高于工人。但他们对我说:只有一桩事情不好,就是不能外出, 不能旅行,因为每日牛要产奶。

他们是牛的主人,也是牛的仆人。牛被他们圈养,牛无需绳索围墙也捆绑住他们。

一方驯化或控制了另一方,形势似乎是强势一方的目的和意愿所造就的,其实不然。驯化者拥有的目的、意愿是被驯化者允许他们拥有的目的和意愿,是被互动塑造了的目的和意愿。

人类驯化了野生的麦子和稻子,削弱了其晚熟、倒伏、果实皮厚的品性,它们服帖地遵从人类的意愿:不倒伏、按时成熟、果实饱满。

但常人很少反省到,驯化是互动的,人类驯化了作物,作物也驯化了人。作物失去了野性,人类也失去了野性:不再做身无长物、居无定所的流浪汉。不是人类的生存节奏决定作物的生存节奏,而是作物的生存节奏决定了人类的生存节奏。春播、夏锄、秋收、冬藏,莫不是亦步亦趋地跟随作物。

生物世界和人类社会中,个体的多数行为发生在与他者和外界的互动中。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事者的目标和手段,塑造了他们的心理和性情。但不幸的是,身在庐山中的人们不识庐山真相,常常高估了某一方的主观目的性和意志力。

军备竞赛中的双方肯定有各自的目标和方案。身处持久抗衡、取胜无望之中,他们未必不想削减军费,乃至享受和平的红利。就是说,正在实施的增加军费的方案,与其说是他们的主观意愿,毋宁说是“囚徒困境”式的互动所致。他们已经没有了选择。

即便其中一方的首领是战争狂人,其心态未必不是长期恶性互动的结果。双方或多方博弈的结果,非但远离各自的初衷,而且超出各方预料。历史上军备竞赛的负面效益历历在目,其未来的续存更可能导致人类的灭绝。

这种互动也给了人类文明发展以特异和超强的促进。武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类最先进的技术,其获得转化为民用技术乃势所必然。而没有军事对峙和军备竞赛,就没有最先进技术频繁地、不计成本地更新换代,其中自然孕育着发明乃至突破。对文明发展的此种动因和轨迹当然要反省和质疑,但前提是对其全面的认识和领悟。

互动产生了互动前所没有的新的格局、关系、心理、性情。

人类与动植物尚且是相互驯化。人类中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何尝不是这样。众多人被彻底管束住,一小部分人的身手、心灵也被其背负的监管重任彻底异化。独立于互动的目的已不复存在。

本文作者 郑也夫,选编自其新著《文明是副产品》罗辑思维独家首发。

罗胖曰:
人以为自己是自由的。
而实际上,你的目的,大多是由环境暗自强加给你的。
比如——
人和小麦,哪个是最成功的物种?
从人来看,小麦的目的是养活人。
站在小麦的立场来看,人的目的是伺候小麦,让它从一个区域性植物发展成全球单本量最大的物种之一。
如何换个角度看世界?
再次推荐郑也夫新作《文明是副产品》<<<<戳此购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膨胀螺丝

发表于 2015-11-1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末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皖ICP备15008148号-3 )

GMT+8, 2024-5-13 20:30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