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77|回复: 0

罗振宇:从草根到精英,让你看看这个胖子有多牛逼

[复制链接]

自攻螺丝

发表于 2016-2-26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教育仅以分数论成败,故从中国学校里走出来的人,倾向于把看书当成了一种苦差事,学习更是被认为需要头悬梁、锥刺股的受虐精神,所以毕业像出狱,师生皆大欢喜。而罗胖却凭借一档脱口秀节目展示读书的乐趣,重燃了无数人读书学习的热情,让他们的人生重新获得知识的滋润。


罗胖藉此影响了数以百万计的人,鼓励他们买书读书,掀起了一阵又一阵对好书追捧的热潮,单凭这点,罗胖对这个时代的奉献就难以度量。罗胖还宣扬U盘化的生存方式,提倡去组织化,自由人之间进行自由联合,给这个时代下的迷茫人指明了一条活得明白的道路。


更了不起的是,以罗胖为吉祥物,聚集起了一群爱智求真的读书人,他们有共同的身份认同,互称为“罗友”。这些人价值观相近,他们彼此链接,彼此结合,成了互联网下最大、凝聚力最强的读书社群,其中产生了夫妻,炮友,创业合伙人,好基友。像我之前的文章里写道:“使得如此大范围内的这么大一群人有共同的身份认同(罗友),除了农民起义和宗教之外,几乎是空前的。”

在活人中,我佩服的人屈指可数,罗胖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值得佩服?并不是做成了多大事,而是做成了在我看来几乎不可能的事,罗胖无疑做到了这点。有人说罗胖的成功是一种运气,有人说罗胖的成功只是一种现象,不管怎么说,为什么是罗胖而不是其他人,他自然有着其他人无可比拟的品质,谁也无法否认一点:这个胖子真他妈的牛逼!


1
浪迹传统媒体的生涯

罗胖在传统媒体里混过好些年,而且是在大名鼎鼎的央视。他形容进入央视是一步“愚棋”,因为罗他是博士毕业才进入央视,而他的研究生同学,不少一毕业就进入了央视。他在大学当了3年老师,这意味着他跟他的同学在央视这个大平台上有着3年的差距,他要以普通记者的身份在央视里从头熬起。
看着昔日同窗个个跑到自己的头上去了,放在谁的身上都不太容易接受,何况是罗胖这种掌控欲和目标性强的人?

很青涩有木有
罗胖不愿意以普通记者的身份进入央视,他就必须想一个办法把跟他同学之间的3年差距弥补上,那怎么弥补?只能卖命工作,在相同的时间内比别人做更多的事情。那时罗胖超强的工作效率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给央视多个栏目做撰稿人,连续三年是3.15晚会总撰稿。罗胖称自己那时候像驴一样干活,给四罐红牛就能熬夜。


终于熬出了一定的名气,后来央视组建《中国房地产报告》问他愿不愿意加入,罗胖恬不知耻地提出了要求:进去就得当主编。一年后,罗胖成了制片人,只不过一开始还只是一个临时工而已。

几年后罗胖当了《对话》的制片人,两会期间,创造了一天播一期的先例。这对整个栏目团队来说是极大的压力,每个人都忙疯了,经常熬夜录制节目到凌晨四五点。罗胖作为制片人的压力自然更大,他宣泄压力的方式是在办公室里高声朗诵《古文观止》。
那时罗胖并没有其他的想法,根据他的同事蒋文倩认为,罗胖不是很在乎利益,因为在体制内,干多干少一个月就那么点钱。

但后来罗胖还是心理不平衡了,央视这个平台很容易造就名动全国的主持人,这些主持人出去参加一场房地产的剪彩活动能挣一二十万。罗胖一年的工资也比不上知名主持人参加一个剪彩的报酬,而起早贪黑做节目的是罗胖他们,所谓是劳苦功高而报酬少。罗胖开始不满,他十分眼红主持人,不止一次地说:“这很不公平。”

罗胖意识到当制片人有种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味道,便动起了当主持人的念头,众所周知知主持人一般要求长相俊朗,这恰恰是罗胖天生的短板,故而短期内没能法实现当主持人的愿望,是后来第一财经《中国经营者》找到了他,罗胖才实现了当主持人的愿望。

在《中国经营者》的录制中,罗胖想刷存在感,坚持把节目结束语改为他3分钟的个人脱口秀,制片人曾捷不肯,只给了他1分钟。罗胖从来不是一个甘于让他人摆布的人,竟然制片人不同意,就自己一点把时间个拱出来,他的总结语越到后来时间越长,都是一句赶一句,逻辑性特别强,曾捷发现难以下手去剪。为此曾捷不由叹道:“他很聪明。”

后来罗胖选择从央视出走,事实上有些迫不得已的味道。对于罗胖离开央视,蒋文倩回忆道:“非常突然。”至于罗胖出走的原因,那是因为罗胖没被他的领导看上,想把他从《对话》制片人的位置上挤下来。

当时罗胖的上司是原央视财经频道总监郭振玺。罗胖说:“他不喜欢我。”2007年,郭振玺专门为《对话》搞了一个制片人竞争上岗,台里的领导做评委,在罗胖看来,这无疑是要把他搞掉。

现在回头看来,罗胖应该感谢这个郭振玺,如果不是他搞的所谓《对话》制片人竞争上岗,可能罗胖依然泡在央视这缸温水中,可能就不会有罗辑思维,互联网时代里就会少去一道亮丽的风景。

实际上罗胖不是善茬,罗胖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说:“那次我遇到一个特别有趣的选择。”当时已经准备辞职,他想了三种可能,一种是“我就辞职,我让你难看,因为你请君入瓮,我不入翁。”一种是“我也参加竞聘,我现场把郭振玺骂一通,解恨。”以罗胖口才,要真这样,估计郭振玺吃不了兜着走。

好在罗胖的理性克服了他的报复性情绪,他做了第三种选择,决定为自己的荣誉而战,不针对任何人,在竞聘现场做了一场二十分钟的离职演讲,罗胖说:“我这一生让央视的领导坐下来,排排听我讲二十分钟,这可能是最后一次机会。”为了这次演讲,罗胖穿了这一辈子第一次正装,认认真真准备了一套PPT,做了他觉得这一生最有水平的一次演讲。

竞聘现场,包括蒋文倩在内的很多同事都哭了,蒋文倩说:“他在我们那里是我们这个团队最团结的是时候,我都没见过这么团结的团队。”“那次他为荣誉而战,我挺难过的。”
至此,罗胖浪迹传统媒体的生涯以维护尊严的高姿态结束了。

2
自由人罗胖

刚离开央视时,罗胖也是惶惶不可终日。父亲担心地问:“离开央视,你一个月能挣一万块?”罗胖本人也是举目四愁,不知道哪还能给他提供每月一万块工资的地方。


最开始时,罗胖决定到处讲课,爱面子的罗胖把讲课费定到了一万五。罗胖在做《对话》制片人时,经常要做宏大选择策划的栏目,让他练就超越自己社会地位的视野,这使得他的一张口,格局显得大,他讲出的东西还是蛮有市场的。所以他变成了自由人之后,生活并不潦倒,这反而让他悟出了“U盘化生存”生存定力——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这也是他在罗辑思维中着力宣扬的价值观之一,并为他迅速吸引了一大批的罗粉。


自媒体先锋读书人

罗胖回忆那段时间时表示,他并非安全感良好的一代人,但在下水扑腾中,进化出了脚蹼。春江水暖鸭先知,不在水中扑腾,罗胖断然不会感受到互联网浪潮的来临,自然也就是不会有今天的罗辑思维,也不会有人认识现在这个有趣好玩的罗胖。再一次表示,谢谢郭振兴总监。


离开央视之后,罗胖在市场上发现了自己的价值,真正成了他之前梦寐以求的自由人。


总所周知,罗胖是一个把自由看得很重的人,他不认为自由是个政治事件,他认为自由是个人的事儿。罗胖讨厌被任何东西绑架,这种性格的形成要拜他自己认为的那段黑暗的岁月所赐,那就是他大学前的岁月。


罗胖把上大学前看做一生最不痛快的时光。罗胖提到那段时光,就像一个泼妇提到偷情的丈夫,怨气累累。他在脱口秀中曾自问一个问题:“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他愿意从那一天开始?”他的答案是从大一开学军训结束那天开始,那天在他看来才是他光明人生的伊始。罗胖不但批了高考,也批了强迫学生军训的制度,这两者都让他度日如年,因为受制度的压迫,他无法做出任何自主的选择。


对于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的罗胖来说,那段时光意味着没有任何自由与选择权,就像“上帝给你扔到一个狗洞里,你就爬吧,远方只有一个出口,叫高考,爬过了就当人,爬不过就做狗。”“上大学之前一切都不重要,没有自由成长,就是高考,所有其他事都是扯淡。”罗胖说自己还是幸运的,因为他恰好擅长考试,这里不禁让人唏嘘,教育,教育,以教育之名,不知毁了多少人生希望。


在读书的时候不自由,罗胖发现出社会之后依然不自由,因为无法实现财务自由,自己的时间依然不能自有把握。罗胖意识到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自由,就必须变得有钱,那如何变得有钱?罗胖把眼光锁定在了房地产上。2001年,罗胖在北京买第一套房,在买房上他采取的是激进策略,用资金的杠杠来买房,他说:“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财富机会就是买房,我当时劝所有人买房,很多人不听我的。”罗胖把这种激进的策略看作是拼命追求非人自由的方式。


很多人认为罗胖的人生转折点是在下海之后,因为那时候他在市场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而罗胖自己认为其人生转折点是2003年买了第二套房之后,他那时的想法是,自己一个月怎么也有两三千块钱租金了,觉得这辈子从此饿不死了。


“就是你的人生被绑架住,攫取住的一直是一种不安全感,你不知道哪天被踢出去,你不知道哪天就突然一无所有,你混不好,你就不行,你就得骨碌下山坡,就我买了第二套房的时候,我知道,我行了。”罗振宇说道。当我第一次读到罗胖这句话时,仿佛看到了一个在命运面前受惊了的孩子,战战兢兢,直到有一天,他拥有了两套房,才鼓起勇气对命运说:“我行了,你他妈的起码弄不死我了。”


罗胖一直强调财务自由对于一个人人生的重要性,你财务不自由,你的时间就依然不是你的,你无法随心所欲地活着,你无法体验更多有趣的事情,那你的人生质量是大打折扣的。


罗胖认为活在这个时代,有能力的人不应该再朝九晚五地工作,而应该以自由人的身份活在天地间,通过U盘化的方式生存,以自由人的身份在与他人的协作中找到自己的市场价值。罗胖说道:“互联网把工业社会去组织化,重新回到个人,这是一个自由人的自由联合的时代。”

3
拥抱新媒体

罗胖是一个看重增量而不看重存量的人,因为他认为一看重存量,自己就容易被某些东西绑架。
为了和这个时代的步伐把持一致,罗胖的目光永远是往前看的,罗辑思维的制片人杜若洋说:“他永远看前面,他从来不存自己的相片。”在杜若洋的印象中,罗胖从来不看自己做的节目,不会为自己保存点记忆和荣誉,没有任何怀旧情结。

罗胖的录像背景,原以为在古宅里呢
罗胖这种性格使他培养出对这个时代敏锐的触觉,也使他能够勇敢地摆脱原来的知识分子生态,投身进入时代的新浪潮中。2012年,罗胖很敏锐地嗅到了某种气息,这使他大步迈进了新媒体。而对于传统媒体的未来,罗胖调侃道:“在泰坎尼克号上做头等舱又有什么意义,抱块木头也得走啊。”

2012年12月21日,罗辑思维上线,第一期节目谈论的就是世界末日,叫《向死而生》。之后罗辑思维开始了野蛮生长,两年就成为互联网上最大的读书社群,罗辑思维的微信店铺也成了微信上变现能力最强的店铺。目前为止,罗辑思维估值已达13亿之多,成为继罗永浩之后的另一个罗十亿。罗胖本人也曾了互联网年度最热的话题人物,没有之一。

罗辑思维的厉害之处不仅在于其变现能力,更在于其已经是一个非常有公信力的图书电商平台,大家都一致认同,只要能上罗辑思维店铺,被罗胖推荐,就一定是好书。这种商业模式省去了人们在种类繁多且鱼龙混杂的书海里挑书的麻烦,加上罗胖一张吹功深厚的嘴巴,勾起听众读书的热情,再加上这些书都是“罗辑思维独家销售”,可想而知,罗辑思维的成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更加可圈可点的是,罗辑思维利用其在知识传播上的公信力,复活了好些已经绝版了的好书,如《战天京》,《光荣与梦想》等好书;还捧红了一大堆很牛逼却不为大众所知的作家,如熊逸,王东岳,郑也夫等。单凭这两点,罗胖和罗辑思维在知识传播上的贡献就大得很了。

罗辑思维现在已经是新媒体界的大牛,关于它的风吹草动,无不引起整个业界的关注。比如罗胖即将做的跨年晚会《时间的朋友》,从他提出来要举办到现在,一直为业界津津乐道,相关的微信推文更是数不胜数。

罗胖在做社群经济经济上的成功,简直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正是通过罗胖和他的罗辑思维,我才真正体会到社群这个概念,以及社群经济是怎么运转的,这种赚钱的方式着实是让我大开了眼界。

罗胖一直强调自己只是一个商人,其所作所为也确实符合商人的标准,但和其他商人不同的是,罗胖能够把自己赚钱的门道说给大伙儿听,说我就这么赚大家的钱,大家不买我的货是应该的,买了就是我罗胖的大恩人。这甚至让大家觉得,买罗辑思维的货是在帮助一个人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罗胖也多次这么说。所以罗胖越赚钱越得民心,因为他坦诚嘛,以赚钱为荣,不藏着掖着。

罗胖说:“我所要做的只是一件事,就是让更多听众喜欢我这个人,对这个人,或者信任或者期待,只要做成这点,我们就有收获,这也是我跟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

现在看来,罗胖不但做到了这点,而且十分出色得做到了这点,否则罗辑思维那号称史上最无理的会员制度也无法实行,更加难以招募多达六万六千的付费会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皖ICP备15008148号-3 )

GMT+8, 2024-4-26 00:48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