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42|回复: 1

[语音]2016.05.19 情绪《别怕孩子哭》

[复制链接]

管理员

发表于 2016-5-19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罗胖微信语音
情绪
樊登给我打过一个比方,说很多事儿就像是打篮球,打篮球为啥呢?锻炼身体呀,但是你也可以不要这个篮球啊,跑啊、跳啊达到锻炼的目的。可是不行嘛,我们人类还是需要一个具体的篮球嘛,就像佛教徒手里的那串珠子,其实也一样。人类精神领域的很多问题往往就是要用一个实体的工具才能解决。去年啊,心理学家张怡筠跟我说,她要为中国孩子的情商教育提供一套实用工具。当时我心想,情商这玩意儿是天生的吧,这个咋教育啊?哎,上个月张博士把产品拿给我一看,我笑了,这不就是樊登说的那个“篮球”嘛?通过给孩子一个游戏,让他自己解决像不生气呀、抗挫折啊之类的问题,思路果然很奇妙。这个六一节呢,罗辑思维商店的第一款上新产品就是这个奇妙的游戏工具。
那今天您往下拖,给你看情绪到底是什么?以及这个给孩子的小礼物。情绪。

今日微信推送一幅画,让你的客厅更开阔
张怡筠:有工具,孩子轻松玩出高情商
张怡筠:如何快速甩掉职场压力

别怕孩子哭
刘未鹏

1
很多父母很怕孩子哭,孩子一哭就心烦。
其实孩子哭背后的原因(情绪)不尽相同,伤心的哭,无助的哭,痛苦的哭,委屈的哭,不依不挠的哭,等等。
父母对孩子哭的心理反应也多有不同,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心态:
1. 觉得哭是因为“不好”的情绪,希望能够让孩子尽快摆脱“负面”情绪。
2. 孩子的哭引发了父母内心的痛苦,父母不想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
3. 觉得哭是软弱的表现。
4. 担心孩子形成“一哭就能……”的心里。
5. 担心自己在外人面前的面子问题。(“这人怎么当父母的”)
6. 孩子哭引发了父母内心的认知失调,使孩子不哭这种失调就“解决”了。

2
现代心理学对于我们的情绪的理解已经逐渐形成一种返璞归真的共识,就是——
情绪本身并没有正面还是负面,好的还是坏的。情绪只是一个“信使”,驱动我们的“上层”大脑去“干活”。
当被攻击时我们可能会感到愤怒,愤怒的情绪驱动我们去反击,去保护自己的领地;悲伤的情绪帮我们从重大丧失当中恢复;委屈的情绪之下我们往往会哭泣,从而把自己受到不公平对待,但又无能为力的情况,传递给亲密关系中的对方知道。

3
误区一:压抑情绪
在很大的压力环境下,我们常常会压制情绪表达,使得自己能够把手头更攸关的紧急事情干完。
但是,如果我们总是压制,不去响应内心的诉求,久而久之,我们的情绪要么会“厚积薄发”,在某个时机喷涌而出,要么因为长期无法得到响应,积压的乏力感会沉淀成更深层的抑郁。
如果习惯于压制、无视情绪,我们就会丢失对自己情绪的来源的准确认知。比如,通过把自己埋在大量工作中来避免跟自己的情感大脑深层对话,在情绪升起来的那一刻并没有去关注它,那么时过境迁,当时的上下文就丢失了。

4
误区二:情绪管理
正因为此,我对于坊间流行的所谓“情绪管理”的方法是很不认同的。
“管理”这个词本身就有强烈的暗示意味,认为情绪是有好有坏的,坏的情绪我们需要把他们管理甚至控制住。
如果走的更远,甚至可能会说有些正面的情绪也需要管理。比如,为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本是人之常情,但是有防御性悲观倾向的父母可能会籍情绪管理之名去有意打压一下孩子的“骄傲”。
七情六欲乃是天性。
不去看情绪背后的源头,只是“行为矫正”,相当于“杀死信使”,这种做法并不能泯灭孩子内心的深层人性诉求。
孩子无法实现的诉求,比如缺少父母的关爱,在学校集体中缺少归属感,缺少成就感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在内心“发酵成阴暗的角落”,对孩子的成长形成蝴蝶效应般的影响。
我看到过一个触目惊心的例子,一个原本聪明伶俐的小女孩,因为5岁时父母对她偶然一次尿床的处理方式形成的恶性循环,几乎毁了她整个人生。虽然这是个例,但是亲密关系当中常见这种由一件看上去的小事引发的恶性循环。

5
误区三:孩子哭闹无理
孩子的情绪表达里面,哭是最常见(因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尚有限),也是最激烈的一种,其背后往往蕴含着孩子真实的心理诉求。
为什么孩子会不依不挠地哭闹?
要么是因为父母经常去坚持本来不该坚持的“伪原则”,导致孩子感觉正常需要无法被满足,不得已不以激烈方式来表达。
要么是因为我们本来应该坚持的原则因为孩子哭闹而妥协。在孩子不哭不闹的时候对孩子过分苛刻,而孩子一旦情绪化了又毫无底线原则的让步。
最后,又或者我们根本没有真诚地告诉孩子,我们拒绝他的要求的原因(别以为孩子不懂),使得孩子无法理解为什么你就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呢?当然要闹了,闹本来就是孩子争取自己权益的基本形式之一。

6
误区四:时刻管制孩子行为
关于担心孩子“养成哭闹的习惯”,坊间流传一种甚得民心的做法,就是讲道理,不妥协。这种粗糙而生硬的做法其实本质上只是表面文章。
这里举两个例子:
一个是比如孩子在公园玩,跟别的孩子起了一点冲突,总之别人家孩子哭了。为了“培养孩子的礼貌习惯”和维护自己作为父母的面子,常有父母不分青红皂白就勒令孩子一定要道歉。
姑且不说这里孩子未必是故意的,所以就算勒令道歉心里自然也是不服气的,就单说父母对待这件事情的强硬、不由分说的态度,就天然激起人性中的反抗心理:“事情还没弄清楚呢就认定我必须道歉了吗?”
也许在强制措施之下孩子习得了“礼貌”,但这种所谓“好习惯”也只是行为层面的,而并不是因为对他人有深层的理解。结果比如在人前,在社会上看上去挺好一个人,一旦到了亲密关系当中,到了家庭里面,就各种极品。
比起行为,更重要的是孩子理解他人的世界,理解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而不是因为害怕受到严厉的指责,简单的执行社会规则。
另一个例子,比如孩子早上想吃冰激凌,有的父母就觉得这里是一个原则问题,孩子哭闹也不行,美其名曰不能养成骄纵的性格,但实际上呢?
首先,冰激凌不值几个钱,并没有经济的考量在里面。其次,吃什么、怎么吃本来就是个私人的事情,一般来说我们无须干涉。他吃冰激凌就算闹肚子那也不是闹你的肚子,如果他乐意顶着闹肚子的风险享受冰激凌有什么不可呢?
中国父母常常有一种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认为千里之堤一定毁于蚁穴,发现行为上有“坏”苗头立即迫不及待的扼杀在萌芽状态。
实际上,人的成长是个很复杂的过程,我们抓住其中的主干就行了,其他细节上的事情随遇而安,孩子反而能形成豁达的心性。
再说,吃冰激凌这种事情,一个正常人,比如成年人,你见过谁天天一大早起来必吃一个冰激凌的?既然成年人拥有吃冰激凌的完全自由,也没见谁这么吃过,为什么担心如果不制止孩子就会酿成“坏习惯”呢?
孩子的大多数“坏”行为都是偶发性的,会自然而然消失,大多数时候父母只需要守好原则性的边界即可,其他作壁上观就行了。你时刻监视着孩子的行为,如同无形的捆绑,孩子的内心始终无法舒展开来,自由自在自主地生活,这样形成的人格往往是一个拘谨当中又蕴藏着崩溃和爆发双向倾向的性格。

7
误区五:不许孩子哭
情绪是会“传染”的。本来,作为父母对孩子的情绪本身天生就有高度的感应,孩子哭了,父母也会觉得疼在心里。
这里,不同的父母对待情绪的态度就显现出来了。比如,如果父母自己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始终抱有一种敌对的压制态度,那么当自己的痛苦被孩子的情绪引发了之后,自然第一反应就是想要去“消音”。因为这个时候孩子的哭声就是父母的“心理应激源”,孩子一哭父母就感到痛苦,为了自己不痛苦,那就只有孩子不哭。
到这里又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立即插手进去,毫无原则用各种转移注意力/利诱等办法,反正只要弄得孩子不哭就天下大吉。甚至比如说,俩孩子玩,不巧碰到了,哭了,然后去责怪别人家孩子不小心。
另一种情况则是孩子哭的诉求没法被满足的时候,这个时候父母就变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了,两头煎熬,想让孩子不哭又没办法,可看孩子哭着吧又自己感觉痛苦,所以就转而攻击孩子哭本身。比如,“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不就……”。
另一方面,如果父母本身对于不管是“正”还是“负”的情绪都是宽容和豁达的,就往往能够推己及人的对孩子提供合适的情感支持。
比如,绝大多数时候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一个真诚的拥抱,什么都不用多说,孩子自己能够恢复过来。
人的心理系统本来就有内在的弹性或恢复机制,我们并不需要急匆匆地插手,想要“解除”孩子的情绪。就像生点小病不用打针吃药一样,这种做法反而越厨代庖,剥夺孩子自己处理事情的机会,降低了孩子情绪得到锻炼的机会。
事实上,很多时候,孩子哭并不一定意味着你需要帮他解决什么,他自己的问题自己会解决,在他有情绪的时候你安静的陪伴着他,他情绪慢慢平静下来,自己会去应对和调整。如果我们总是迫不及待的插手,孩子就很难形成情感的韧性、自主性。
要相信,每个个体从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刻起,自主性的需要就是扎根在亿万年进化的基因里面的。

本文作者 刘未鹏 ,著有《暗时间》,由微信公众号“ BetterRead ”推荐。

我问一个儿童教育专家——
本质上讲,家长最应该为孩子做什么?
他说,两样。
1. 做一个好的陪伴者。
2. 做一个好的榜样。
其他的,其实都在你的控制之外。

张怡筠博士跟我说,在陪孩子玩这套“情商游戏”的过程中,一个意外的结果是——
提高了家长自己的情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膨胀螺丝

发表于 2016-5-20 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皖ICP备15008148号-3 )

GMT+8, 2024-5-19 05:10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