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24|回复: 1

一个悲观派的看法(上)

[复制链接]

膨胀螺丝

发表于 2014-9-23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到今天为止,您的节目我看了一多半,但是我越发觉得您所说的理性还是太受经济学家的影响了,在说到正式话题之前,我先就乐观和悲观的区别具体说明一下,我个人认为乐观和悲观跟理性是没有关系的,根本不存在理性乐观派和理性悲观派这两种概念,理性只是个人根据个人所掌握的信息得出预判性的结论而已,这个结论只和信息有观,和主观上的乐观、悲观无关。之所以本篇篇名为一个悲观派的看法,只是为了说明,基于我个人的感受和认知我对未来有一个不好的看法而已。      对未来看法不同如果从各个方面和您每期节目的分歧做对比的话,这篇文章将无比漫长,所以我只从最关键的两个分歧来开始阐述,第一个分歧主要就针对于经济学家。先举个我曾经举过的例子:首长问:赵家村有多少人?答:报告,有100人?首长:不错,又能增加差不多一个连的编制。可是到赵家村一看就傻眼了,原来赵家村首先有一半是女人,剩下的一半里3分之一是老人,还有3分之一是小孩,其余还有部分残疾人。。。
   
      我举这个例子的意思是想说明,在我看来经济学家得出结论的依据都是纸上谈兵,他们所能做到的最大限度就是给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找出一个看起来说的通的理由。另外上述这个例子还有延伸,哪怕我们能够算出这个村里具体能够拉出几个壮丁,其实和能增加多少战斗力也很难说,比如说,壮丁中有没有人有那种突发性死亡的疾病(如冠心病等)?有没有人是胆小鬼?有没有人可能是间谍?有没有人反感或是讨厌做壮丁?反感情绪有多大?当然即使问题重重,我们也还是有解决的方案,可以开会洗脑啊,实在不行的还可以派督战队逼着他们上不就得了?可是,问题真就到此为止了吗?不可能的,战死者的家属如果知道自己的亲人就是这么生生被前后两方面的枪口下生生逼死的话,将会诞生出一种近乎永恒的憎恶,这种事就是放在一个有着普世伦理观的旁观者眼里,也是无法被接受的,而情绪这种东西通常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传递并表达出来造成一种看似毫无相干的恶果,经济学家是永远计算不到的。这个例子说明的另一个经济学家的弊病就是经济学家从来不拿人当人,大数据再发达,计算的客观数字再精确,但是人在经历中的喜怒哀乐被忽略掉了。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讲隋炀帝的那一期节目,其实正反应了这种问题,按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那一套分析,修大运河、建都城、征高丽都是合理的事情,但是说这种事情合理恰恰反应出了理论学家们近乎天然的一种缺陷,就是这些人远离人间烟火,远离当事人的感受和认知。上述的那三件事情理论学家们和皇帝的立场是一样的,都是从既得利益者的角度去看的,根本没人把那“百万民夫”的感受放在眼里。那三件事情再怎么重要,对于当时的那些农民(那百万民夫估计主要是农民)来说,都并非迫在眉睫不得不做的事情,而且不见得每个人都能享受到那三件事完成后的福音,最关键的是还得需要付出巨大代价,说不定还得搭上性命。由此可见,上下阶层对这件事情付出的代价根本就不成正比,您拿什么去说明那三件事对于当时的普天之民(苦力和炮灰们)是合理的?难道仅凭史学家的几句话就可以了吗?把人当成国家进步的牺牲品,这种国是我们需要的吗?那么我再说一个真实的例子,前些日子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朋友(就是这个朋友推荐我看的罗辑思维)的一句话让我至今怒火终烧,他说:“x国现在处于转型期,转型期就是痛苦的。”就这一句话,所有的不合理,所有的弊病的存在一下就合法化了,现在生活不幸福的人也就成了理所应当的事情。为了未来的美好,人人都愿意付出些代价,但任何代价都是有限度的,我不认为取下自己的眼睛去恢复一个盲人的视力是多么高尚和伟大的事情,这本身是不划算的,通常情况下人们愿意在自己主观愿意的基础上,不至于产生痛苦,或不至于产生太多痛苦的基础上为他人和未来服务,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是如此,只有某些典型理想主义者会愿意承受更多。
      所谓的进步的真实的情况在X国又是怎样呢?近些年来一些人不断叫嚣着崛起,我一直不明白崛起究竟是个什么概念,不管他们说的是什么,我想问一下,这些人眼睛都是瞎的么?一个一楼全部装上防护护栏,家家安装防盗门,国家机器人员多到离谱,一个没丢过几辆自行车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的国度,就只凭经济学家几句话,就能崛起了。如果这也算是崛起,那只能说这是一少部分人的崛起,跟大部分人没关系。这也是我跟您的最大分歧,您觉得您这乐观是理性的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4-9-23 23:00
你这不是叫什么悲观,是座在家里看天,现在社会是有好多的问题,但是你现在吃穿的还愁吗?你还有时间可以和你朋友聊天,这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只能说是思想境界的问题,想明白是有些难的,孔子有句话说的蛮好,就好象是说给你听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皖ICP备15008148号-3 )

GMT+8, 2025-7-10 13:19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