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70|回复: 0

一个悲观派的看法(下)

[复制链接]

膨胀螺丝

发表于 2014-9-25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假期临近,由于家中有远戚来访,恐怕近一段时间内不能把剩下想说的说完,再加上不知不觉中感觉需要补充的内容太多,只靠上中下将所有问题表述清楚将变得比例极不协调,所以暂时先将最为重点的部分浓缩。
       我认为悲观和乐观本身就不是冲突的观念,因为本来双方面对的问题一般是没有多少交集的,就比如说如何看待烟花爆竹,乐观派说这东西好看,做好了非常有观赏性,烘托节日气氛非常棒,悲观派则会说这玩意危险,易引起火灾,还易伤人,燃放后还产生某些有害气体。所以从这个问题上就可以看出这两种观念的社会分工,一方负责的实际是让人有更多的方式(搞各种发明创造,制造更多好玩的东西)去活的开心、快乐,另一方负责的则是人的安全,也是用各种办法和发明创造来降低因人的需求产生的种种副作用。其实罗辑思维很多期节目的内容都是很严肃的,很多末尾提出的很多国内面对的问题都是尚未解决的,虽然有的有些曙光,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星之火也可以一踩就灭。悲观的最根本出发点永远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理所当然应该发生但并不一定发生的事情的质疑。可能有人不明白为什么悲观的人总喜欢从问题不好的一面作为出发点,这个问题非常好回答,主要是出于无奈,其实作为一个悲观主义者,我希望的就是有一天能找不出问题灰暗的一面。可能会有人追问,这不就是传说中的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么?的确感觉上是这样的,但逻辑上完全解释得通,因为坏事对人的影响实在是大得无法忽视,说得直白点儿,人类一直在为保障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付出代价,各种各样的防身、防盗器械,净水器,空气净化机,国家在安保方面的投入实际是无处不在的,可是好像从来没办法组织产生新的受害者。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关系,此问题继续下去会漫长无比,所以先到此为止,相信任何人都能看的明白。      理论这东西究竟能起到多大用我抱有不确定性,请原谅我不能把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因为有些东西展现出来会让看到的人对这个国家的民族心寒,从而放弃某种本该进行的努力,那会间接促成我那个不好的预言,理论上我和逻辑思维并不存在冲突,有些东西我很久以前也写过(写的不见得好),能有这样的节目生动的将那些理论呈现是好事,但问题是我一直在失败,并且付出了代价。因为一个理论能否成立要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尽管我这么说会得罪人,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如果理论面对的载体是中国人,那么理论很有可能要做大的修正,如何面对中国人这个载体可能在理论中比任何其它都重要。
      我来这里是给乐观人提个醒,互联网未来的趋势我是乐观的,但是某些人阻遏趋势的力量也是很强大的,我就问几个简单的问题,先在还有人能顺顺利利上Google么?罗永浩的bullock不也照样被和谐么?不要小看那种力量,他们可以打着明正言顺的旗号,让国内互联网因为地震默哀一天,也就能打着同样的名正言顺旗号把互联网变成局域网,那种力量现在依然强。另外我还想说一个时间段的概念,我认为那个力量迟早会被摧毁,但只要那个力量能够压制我30年,我认为我就是个输家,因为那个时候我60了,在我年轻、有活力、精力旺盛的时候,我没能吸收到自由地空气。这才是我悲观的真正原因,我认为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人来说,胜利都是有期限的,我不希望看到胜利者都只能在垂垂老矣的情况下含笑九泉。
      最后,由于节目中记得您至少有两次提起有人嘲讽罗永浩,其实我认为那是您的不智。我一直强调人的感受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一直在寻求科学上的支持,松鼠会、果壳网上关于人脑和人的行为方式的有结论没结论、有益无益的文章我都看遍了。之所以说您不智,说经济学家不拿人当人,不妨就从罗永浩的事说起。我是从看bullock才知道有罗永浩这个人的,看过他的一次演讲,觉得不错,就推荐给了朋友(就是推荐我看罗辑思维),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到现在bullock早就没有了,罗永浩这人我都快忘记了,但我那个朋友却成了罗粉,他推荐我看罗辑思维的时候就说起过锤子手机和罗永浩,如果他不提这个名字,我真就不太可能主动想起这个名字。这其实就是精神上的鸡笼效应(不知道有没有这个叫法),意思是,养鸡的人把很多鸡都拥挤地关在一个鸡笼里,但是必须在鸡笼外放养几只鸡让这些鸡看到,这些鸡就都会因为无法平息的应激反应而死。不管是顶,还是踩罗永浩的人都存在这个问题。很多人不管喜欢与不喜欢,都必须找一个或多个对象进行关注,不然精神就会焦虑。另外还有另外一层原因,那就是人的情绪的传播,很多人一定都知道这个例子,老板生意不顺,心情不快,骂了员工,员工心里不痛快就回家跟老婆发火,老婆受了委屈就拿孩子撒气,孩子则对着自己的宠物咆哮。无论是哪种原因,这跟罗永浩成败哪有关系啊?您在节目中把这个都拿出来说不是降低自己的格调吗?微博从它在中国开始大火的时候我就认定那是名人聚敛人气的工具同时也是个负面新闻和情绪倾泻的垃圾桶,为啥?就是根据上述这两个理论,如果一个国家的人精神空虚,觉得生活压力大,互联网就一定是这个德行,我就不相信一个生活幸福的人喜欢没事到互联网上骂闲街。
       还有一个关于幸福观的大话题以后再说,此篇到此我认为基本可以结束了。
       最后我呈现我个人认为的假如一个悲观主义能成立政府的执政理念:我不能保证所有人都生活幸福美满,但我会尽量减少不幸,我不能给每个人都提供个性化的成功之路,但我会尽量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客观环境,我不能保证自己的国家能成为世界强国,但我会尽力保证每一个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愿意辅助这个国家的人民去探索那条属于这个国家自己的可持续的富强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皖ICP备15008148号-3 )

GMT+8, 2025-7-10 13:18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